时间: 2025-04-26 02:4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8:59
喜迁莺 立秋日柬顾立方
作者: 杨芳灿 〔清代〕
琉璃窗牖。正纻衫初试,嫩凉盈袖。
一抹银云,三分璧月,酒醒黄昏时候。
尽开帘灭烛,揽不尽清晖盈手。
阑乾曲,只拈将抹丽,暗香偷嗅。
回首。空感旧。
沈李浮瓜,往事卿思否。
菡萏池塘,蟏蛸庭院,赢得而今僝僽。
相思无可寄,聊数遍暝钟清漏。
怊怅也,棱棱玉骨,共秋争瘦。
在琉璃窗户旁,正试穿新做的纺织衫,微凉的风透过袖口。
一抹银白的云彩,三分明亮的月光,酒意渐醒的黄昏时分。
我尽情地打开窗帘,熄灭蜡烛,却无法将那清辉揽入怀中。
在栏杆边的曲调中,我只轻拈那抹丽,暗香悄然嗅来。
回首往昔,空惹旧情。
那沈李与浮瓜的旧事,你可曾想起?
菡萏池塘与蟏蛸庭院,如今都已颓废成这样。
相思无处寄托,聊以数遍悠长的钟声与清漏。
怅惘啊,那清丽的身姿,竟在秋天的争斗中显得愈发瘦弱。
杨芳灿,清代诗人,其诗风清丽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细腻的情感为题材,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喜迁莺》写于立秋之际,正值季节更替时,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景致,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相思之苦的感慨。立秋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丰收和变化,诗人在此时回顾往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
《喜迁莺》蕴含着浓厚的秋意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个清新而略带忧伤的秋天场景。琉璃窗前,微凉的风轻轻拂过,透出一种恬静而优雅的氛围。诗人通过“酒醒黄昏”的意象,传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随着季节的转换,诗中隐含了对秋天的感慨,尤其是“怊怅也,棱棱玉骨,共秋争瘦”一句,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全诗在抒情和描景之间取得了极好的平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宁静与清凉,表达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主题围绕着相思与孤寂,展现出人在自然变迁中的脆弱与感伤。
诗中提到的“嫩凉盈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A. 温暖
B. 清凉
C. 炎热
“怊怅也,棱棱玉骨,共秋争瘦”中的“秋”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秋天的情感
C. 秋天的收获
诗人在诗中回忆往事,是出于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无所谓
与李白《月下独酌》相比,这首《喜迁莺》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月下独酌》则更显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前者透出孤独与惆怅,后者则展现了洒脱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