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喜迁莺·顿消缘虑》

时间: 2025-04-25 08:18:39

诗句

顿消缘虑。

觉梦蝶劳生,鹑居蓬户。

饭蚁醯鸡,尘衫风帽,赢得百年虚度。

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

岂坚固。

似风中秉烛,枝头垂露。

谁悟。

独归去。

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

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妆点野棠闲趣。

五柳槛前吟醉,一笑人间今古。

欲分付。

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18:39

原文展示:

喜迁莺·顿消缘虑
作者: 佚名 〔宋代〕

顿消缘虑。觉梦蝶劳生,鹑居蓬户。
饭蚁醯鸡,尘衫风帽,赢得百年虚度。
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
岂坚固。似风中秉烛,枝头垂露。
谁悟。独归去。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
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妆点野棠闲趣。
五柳槛前吟醉,一笑人间今古。
欲分付。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豁达态度,心中烦恼瞬间消失,仿佛如梦中蝴蝶般轻盈。诗人隐居于简陋的茅屋,日常饮食简单且随意,虽然过着平凡的生活,却也不以为苦,反而感慨人生虚度。名利如同断裂的晚霞,空中飞舞的落花,无法持久,何以坚固?就像风中摇曳的蜡烛,枝头的露水一样脆弱。谁能理解这份心境呢?我独自归去,整理心中的云水,悠然自得地高卧在曹溪的路上。竹外潺潺流泉,篱边丛生的菊花,妆点了我悠闲的生活。五柳旁的栏杆前,我醉吟高歌,笑看人间的今古变迁。想要传达些什么,却不禁感叹烟波浩渺,知音何在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顿消缘虑:瞬间消除了心中的烦恼。
  • 梦蝶:比喻轻盈自在的生活状态。
  • 鹑居蓬户:指居住在简陋的地方。
  • 饭蚁醯鸡:形容简单的饮食。
  • 虚度:白白度过,无所作为。
  • 利如断霞残照:比喻名利的短暂和虚幻。
  • 岂坚固:怎么可能长久呢?
  • 高卧曹溪路:隐逸于自然之中。

典故解析:

  • 曹溪:曹溪是中国著名的隐士道场,象征着隐逸和自然的生活。
  • 五柳:指陶渊明,他以隐居生活著称,诗中提到的“五柳槛”反映了对陶渊明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佚名,宋代词人,虽无确切身份记载,但其作品流传广泛,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一个社会变迁、士人隐逸思想盛行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出对尘世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喜迁莺·顿消缘虑》通过轻松自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世俗名利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顿消缘虑”引入,立刻带出一种无忧无虑的境界,仿佛一切烦恼瞬间烟消云散。接着,诗人以梦中蝴蝶的形象来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在描写生活的细节时,诗人以“饭蚁醯鸡”这样的简单饮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简朴的满足。这种平淡的生活并不令人沮丧,而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智慧。随后,诗人借用“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来形象地表述名利的短暂与虚无,进一步强化了对名利的冷漠态度。

整首词的情感在轻松与深邃之间游走,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在结尾,诗人提到“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透出一种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使整首词在悠然自得中又增添了一丝感伤,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顿消缘虑:开篇直接表明心境的转变,烦恼瞬间消失。
  • 觉梦蝶劳生:通过梦幻的比喻,表达出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
  • 鹑居蓬户:描绘出隐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
  • 饭蚁醯鸡:生活的简单,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
  • 利如断霞残照:用比喻强调名利的虚幻与短暂。
  • 岂坚固:质疑名利的持久性,表现出对世俗的轻视。
  • 似风中秉烛:比喻脆弱的存在,强调生活的无常。
  • 谁悟:对理解自己内心的人感到孤独与无奈。
  • 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向往自然与隐逸的生活方式。
  • 竹外流泉,篱边丛菊: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田园风光。
  • 五柳槛前吟醉:表现出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与追随。
  • 欲分付: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 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感叹孤独与对知音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蝶”“利如断霞”等,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
  • 对仗:如“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借用自然景物表现情感,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泊,表达了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由的情感。在隐逸的生活中,诗人寻找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蝴蝶:象征自由与轻盈。
  • 霞光:象征名利的短暂与虚无。
  • 竹、菊: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水云:象征隐逸生活的洒脱与自在。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展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顿消缘虑”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心情沉重
    B. 突然释然
    C. 生活烦恼

  2. 诗中提到“饭蚁醯鸡”,主要是为了强调: A. 生活的奢华
    B. 生活的简朴
    C. 生活的多样性

  3. “知音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朋友
    C. 自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而李白的《月下独酌》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月光和孤独的感慨,虽然主题相近,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 和钱处和大资四首 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琴操·将归操 题俞{扌堇}画八景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梦仙谣 庆清朝(牡丹) 小三侄远持兄嫂之命见访于荒寒寂寞中将归二 跋仲营子母马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外人 中保 包含账的词语有哪些 拆息 割骨疗亲 山颓木坏 糹字旁的字 朝夕相处 竖心旁的字 淑贞 黹字旁的字 相呴相济 包含献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癖的词语有哪些 未竟之志 弃开头的成语 癶字旁的字 害人不浅 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