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5:45
作者: 张镃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秋风本自佳,岂直令人悲。
连宵天上送好月,我病偶失登楼时。
长安城中少人咏,风月似厌空相随。
凌晨吹云满虚际,却向山头移雨至。
老夫识破不生愁,黄叶阶前从委地。
人生三万六千日,何苦区区论得失。
定将印绶弃掷归南湖,秋风与我还相娱。
秋风本来是美好的,何必让人感到悲伤呢?
整夜天空寄托着明亮的月亮,而我恰巧因病无法登楼欣赏。
长安城里很少有人吟咏诗歌,似乎风月都厌倦了孤独地相伴。
清晨的云彩充满空中,却又向山头移动,带来雨水。
我虽然年老,但看透了世事,不再忧愁,黄叶在阶前随意堆积。
人生三万六千天,又何必在得失上斤斤计较呢?
我决定将官印抛弃,归隐南湖,与秋风一起娱乐。
张镃,字子韶,号青溪,宋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表现高洁的情操与对世事的洞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秋天、风景为题。
此诗创作于秋风时节,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及人生哲学的思考。张镃身处宋代,由于政局动荡和个人经历,常对人生得失有深刻的反思。
《秋风》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感悟的诗。诗中,张镃通过描绘秋风的美好,反思人生的得失,展现了他洒脱的人生态度。开篇就以“秋风本自佳,岂直令人悲”引出主题,表达了秋风的美丽与人们常常将其与悲伤相联系的误解。接着,诗人讲述自己因病未能欣赏到月色的遗憾,暗合人生的失意与无常。
在长安城中,诗人感慨人们对风月的冷漠,似乎无人再为之吟咏,令人倍感孤独。而清晨的云彩与即将来临的雨,让人联想到自然的无常与变化,预示着人生的起伏。最后,诗人以“老夫识破不生愁”作结,展现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强调人生短暂,不必纠结于得失,宁愿抛弃官位,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整首诗充满了对秋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张镃高远的情怀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应对人生得失的豁达态度。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得失,享受生活的美好,宁静地面对人生的起伏。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A. 繁华与诗歌的中心
B. 贫穷与苦难
C. 战乱与动荡
“秋风本自佳”的意思是?
A. 秋风令人悲伤
B. 秋风本来就很美
C. 秋风不值得欣赏
作者打算如何面对人生的得失?
A. 感到忧愁
B. 斤斤计较
C. 超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