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40
行近湖州不果入城寄王成之使君
作者: 张镃 〔宋代〕
江左风流燕子家,有人襟度渺云涯。
讴歌冯翊今分竹,词藻西垣旧判花。
相望每居形迹外,投閒常动别离嗟。
因行一见还成阻,谁谓人遐自室遐。
在江南的风流之地,燕子在这里栖息,有一种人能超越云边的广阔。
如今的歌声如同冯翊的竹子一般分外清脆,昔日的词藻也如同西垣的花朵般绚丽。
每次遥望总是身在外形,偶尔闲暇却常常感叹离别。
因为行路一见反而成为阻碍,谁说人心的距离能远离自家的房屋呢?
张镃,字子昂,宋代诗人,生平经历不详,但其诗歌以清丽见称,往往表达对友人及自然的思考与感怀。
这首诗作写于张镃前往湖州的旅途中,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城中,因而寄情于友人王成之。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这首诗以湖州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江左风流燕子家”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江南景色,同时也引出了一种才子佳人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渴求。冯翊的竹子与西垣的花朵则分别象征着文学的高洁与繁华,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面几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深厚,但因距离而产生的隔阂却是难以避免的。结尾一句“谁谓人遐自室遐”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深思,质疑了物理距离与心灵距离之间的关系。整首诗通过清丽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美景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中“江左”指的是哪个地区?
“冯翊”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