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对月》

时间: 2025-05-01 09:41:23

诗句

景奇天遣助诗豪,意快惭无鍊句劳。

一夜月晖金盌出,万波风摆玉鳞高。

衣冠城里多新贵,酒脯船中自老饕。

未著丛书追笠泽,此行扶路且游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41:23

原文展示:

对月
作者: 张镃 〔宋代〕

景奇天遣助诗豪,意快惭无鍊句劳。
一夜月晖金盌出,万波风摆玉鳞高。
衣冠城里多新贵,酒脯船中自老饕。
未著丛书追笠泽,此行扶路且游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并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感慨。诗人认为天公造物奇妙,给予了豪放的诗人灵感,而他却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没有经过刻苦的练习就写不出好句子。月光照耀下,金色的酒盏显得格外明亮,波涛中鱼儿翻腾,犹如玉鳞在风中摇曳。城市中衣着华丽的新贵很多,而在船上的人则是老饕,尽情享受美酒佳肴。诗人并没有追求名利,而是希望在追寻知识的路上悠然自得地游玩。


注释:

  • 景奇:美好的景色。
  • 天遣:上天的安排。
  • 诗豪:豪放的诗人。
  • 意快:心情愉悦。
  • 鍊句:锤炼诗句。
  • 月晖:月光。
  • 金盌:金色的酒盏。
  • 万波:万千波浪。
  • 玉鳞:鱼的鳞片,形容其闪亮。
  • 衣冠:穿着华丽衣服的人。
  • 新贵:新兴的富贵阶层。
  • 酒脯:酒和美味的食物。
  • 老饕:爱吃美食的人。
  • 丛书:书籍。
  • 笠泽:指隐逸之所或读书之地。
  • 扶路:沿途游玩。
  • 游遨:游玩,闲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华,号少华,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张镃的诗风清新脱俗,他在诗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月明的夜晚,诗人与友人在船上饮酒作乐,借助月光的照耀,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同时也引发了对自身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张镃的《对月》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在月光下,细腻地描绘了夜景的美丽,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景奇天遣助诗豪”引入,突显了自然的奇妙与诗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灵感的渴望与自我反思。接着,诗人将月光下的金盏和波浪中的鱼鳞进行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与生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在描绘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与意象,通过“金盌”“玉鳞”等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月夜的宁静与美好,同时流露出一丝对现实中新贵与老饕的对比,反映出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最后,诗人提到“未著丛书追笠泽”,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名利的淡泊,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象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景奇天遣助诗豪:自然的景色奇妙,仿佛是上天的安排,帮助了豪放的诗人。
  2. 意快惭无鍊句劳:心情愉快,但又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没有经过艰苦的锤炼而写不出好诗。
  3. 一夜月晖金盌出:在这一夜,月光照耀下,金色的酒盏显得格外夺目。
  4. 万波风摆玉鳞高:波浪在风中起伏,仿佛鱼儿的鳞片在闪耀。
  5. 衣冠城里多新贵:在城市里,穿着华丽的人很多,他们是新兴的富贵阶层。
  6. 酒脯船中自老饕:而在船上的人,尽情享受美酒美食,是个老饕。
  7. 未著丛书追笠泽:自己没有追求书本知识的心态,反而想在路上游玩。
  8. 此行扶路且游遨:这次出行,沿途游玩,悠然自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金盌,生动形象。
  • 对比:新贵与老饕的对比,展现了社会的多元。
  • 意象:金盌、玉鳞等意象,富有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月亮、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体现了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清静、高洁,也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 金盌: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享受。
  • 玉鳞:代表自然的灵动与生机。
  • 衣冠新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人情世态。
  • 酒脯:象征着生活的享受与人际交往中的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金盌”,指的是什么? A. 钱币
    B. 酒盏
    C. 碗
    D. 盘子

  2. “衣冠城里多新贵”中“新贵”指的是? A. 老年人
    B. 新兴的富贵阶层
    C. 学者
    D. 平民

  3. 诗人对待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淡泊
    C. 不在乎
    D. 羡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张镃与李白的《静夜思》都以月亮为主题,但张镃更多地关注自然景象与社会现象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前者表现出对诗歌创作的深入思考,后者则以月亮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镃年谱及诗文辑校》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陶时运四首 皇太妃阁五首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 其一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云柯 欠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腾驰 素装 豸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凤野 羽檄飞驰 打落牙齿和血吞 路见不平 赤心相待 恃功傲宠 谲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