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卧舆》

时间: 2025-04-29 09:23:19

诗句

白首躬耕已有期,凤城归路却迟迟。

卧舆拥被听秋雨,占尽人间好睡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23:19

原文展示:

《卧舆》
白首躬耕已有期,
凤城归路却迟迟。
卧舆拥被听秋雨,
占尽人间好睡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年老后仍然在田间耕作的心情,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期待回到故乡的路却显得漫长而缓慢。此时,诗人躺在被窝里,静静地听着秋雨的声音,享受着难得的安逸时光。

注释:

  • 白首:指年老,白发苍苍。
  • 躬耕:自己亲自耕作,表示勤劳。
  • 凤城:可能指代故乡或某个特定地点,具体地名不详。
  • 卧舆:躺在舆(轿子)中,表示休息。
  • 拥被:裹着被子,形象描绘了温暖安逸的状态。
  • 秋雨:象征着秋天的宁静与沉思。

典故解析:

“凤城”可能暗指古代的某些富饶城市,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诗中“秋雨”则常常被用作抒情的意象,点明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以其豪放、深情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 创作背景:陆游晚年时,身处南宋的动荡时期,内忧外患,使得他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诗中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游子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乡土生活的向往和对静谧时光的珍视。首句“白首躬耕已有期”,展现了诗人尽管年迈仍勤于耕作的精神,体现了他对劳动的热爱与坚持。接下来的“凤城归路却迟迟”,则表现了诗人在归乡路上所感受到的时光流逝之慢,构成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

在“卧舆拥被听秋雨”中,诗人通过具体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仿佛可以听到外面细雨的敲打声,这种“听”的动作不仅是身体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最后一句“占尽人间好睡时”则总结了诗人对这种安逸时光的珍视,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深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归乡的思念。它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描绘,也是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首躬耕已有期:年纪已大,勤劳耕作,表达了对生活的执着。
    • 凤城归路却迟迟:归乡的路途漫长,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卧舆拥被听秋雨:在安逸中听雨,享受静谧的生活。
    • 占尽人间好睡时: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展现对生活的满足。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卧舆”传达出一种休闲的状态。
    • 拟人:将秋雨赋予生命,表现出诗人的感受。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秋雨:象征宁静、思考和生命的循环。
  • 卧舆:代表安逸的生活状态,体现出对舒适生活的追求。
  • 凤城:代表故乡,承载着诗人对归属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首躬耕”中“白首”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中年
    答案:B

  2. 诗中“凤城”暗指什么?
    A. 大城市
    B. 诗人故乡
    C. 外国城市
    答案:B

  3. 诗人通过“秋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宁静与思考
    C. 急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归园田居》(陶渊明):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
  •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卧舆》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描绘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加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归乡的渴望,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理想和恬淡。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对乡土的不同情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渔父·松江蟹舍主人欢 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空洞歌 太寥歌 渔父 渔父歌 读欧阳永叔秋声赋有感 和高念东先生六合道中作 江城子 次洪如晦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蜎飞蠕动 活人手段 厄字旁的字 中规 蛛网尘封 断幅残纸 黽字旁的字 榡瓦 葵藿倾阳 包含俯的成语 亠字旁的字 悬壶行医 疏朗 韭字旁的字 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顾后瞻前 心字底的字 包含那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