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5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58:31
自唐安徙家来和义出城迎之马上作
(作者:陆游)
身如林下僧,处处常寄包。
家如梁上燕,岁岁旋作巢。
岂惟人所怜,顾影每自嘲,
眼看佳山水,不得结把茅。
造物困豪杰,如视饿虎哮,
要令出精神,感激使叫呶。
颇思投笔去,走马盘云旓,
三更冒急雪,大战梁楚郊。
我就像林间的僧人,四处漂泊,常常背负行囊;
我的家如同梁上的燕子,每年都回到原来的巢穴。
岂止是让人怜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常常自我嘲笑;
眼看着美丽的山水,却无法在这里安居扎根。
造物主让英雄豪杰困顿,犹如仰视饥饿的猛虎咆哮,
要让精神出众,激动得直想呼喊。
我时常想要放下笔墨,骑马驰骋于云雾之间,
在三更的急雪中,去大展宏图于梁楚的郊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爱国情怀和豪放的个性著称,作品多以词、诗为主,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陆游的诗风直白而富有激情,常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他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和家庭变故,心中对家国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索交织在一起。在诗中,他用燕子和僧人比喻自己的漂泊和无奈,表达了身世的孤独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陆游的此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开头他以“身如林下僧”开始,隐喻自己像一位孤独的僧侣,四处漂泊,背负着行囊,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漂泊感。接着以“家如梁上燕”,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燕子每年归来,象征着安定和温暖,而他却只能在外漂流,无法归家。第三、四句更是以自嘲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自省。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造物困豪杰”这一句,揭示了英雄豪杰在时势变化中的困境,似乎在控诉命运的不公。最后两句则充满了豪情,诗人渴望投笔去战斗,表现了他对国家、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尽管身处困境,依然不愿放弃追求。
全诗情感真挚,语句流畅,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又蕴含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家国情怀和不屈精神。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尽管面临困境,陆游依然渴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诗中“身如林下僧”比喻了什么?
“家如梁上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