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0:10
抟将盛事更无余,还向桥边看旧书。
东越独推生竹箭,北溟喜足贮鲲鱼。
两回谁解归华表,午夜兼能荐子虚。
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将盛大的事情完成得毫无遗漏,回到桥边翻看旧书。
东越之地特别推崇生长如竹箭般迅速的人才,北方的海洋中欢喜地储存着巨大的鲲鱼。
两次谁能理解归来的华表,午夜时分还能推荐《子虚赋》这样的佳作。
必须整天戴着头冠,怜惜你不与故人疏远。
作者介绍:黄滔,唐代诗人,字文江,福建莆田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黄滔为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而作。翁文尧是唐代官员,因功被封金紫光禄大夫,还乡时黄滔作此诗以表祝贺。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翁文尧员外还乡的祝贺和对他人格的赞美。诗中“东越独推生竹箭”和“北溟喜足贮鲲鱼”分别比喻翁文尧的成长迅速和才华横溢。而“两回谁解归华表”和“午夜兼能荐子虚”则表达了对他归来的荣耀和文学成就的赞赏。最后两句“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则表达了对翁文尧不忘故人的敬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翁文尧还乡的祝贺,表达了对他人格和才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忠诚和谦逊的推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越独推生竹箭”中的“竹箭”比喻什么? A. 快速成长的人才 B. 竹子做的箭 C. 东越的特产 D. 快速移动的物体
“北溟喜足贮鲲鱼”中的“鲲鱼”比喻什么? A. 大鱼 B. 大才 C. 北方的特产 D. 海洋中的生物
“两回谁解归华表”中的“华表”比喻什么? A. 石柱 B. 归来的荣耀 C. 宫殿 D. 陵墓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