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9:27
水龙吟 己未中秋对月
作者: 魏元旷
十分圆满秋光,祗明宵便须亏缺。
生平何限,事都如此,几番凄绝。
投老于今,谁知更甚,任怀空阔。
向澄澄天宇,金飙玉露,终不免,魂飞越。
寂寞閒阶支立。尽寒增鬓间霜雪。
迢迢雁影,悠悠桂馥,彩云明灭。
不堪凝望,那堪追忆,更堪衰歇。
且委心大道盈虚,着不了,风轮热。
这首词写道,秋天的明月是如此圆满,然而到了明夜却又难免要有亏缺。人生的经历何其有限,事情总是如此,令人感到几多凄凉。到了老年,谁能知道这种感觉更为深重,心中虽是空旷,却无处寄托。望向那清澈的天空,金色的风和玉露,终究是难免魂归何处的惆怅。独自站在寂寞的台阶上,寒气渐增,头发间已有了霜雪。远远的雁阵在天际飞过,桂花的香气悠然飘散,彩云时隐时现。难以忍受这样的凝望,更难以追忆过去,心中更是无奈的衰老。就让心随大道的盈虚而去,无法停留,随着风的轮转。
魏元旷,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常常在作品中探讨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寄托。
此诗创作于中秋时节,作者借助对明月的描绘,抒发自己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水龙吟 己未中秋对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通过“十分圆满秋光”引入中秋的意象,象征着团圆与美好,然而“便须亏缺”又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缺憾。诗中的情感随着词句的推进愈发深厚,尤其是对老年的感慨,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惋惜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细腻的意象,如“金飙玉露”、“迢迢雁影”和“悠悠桂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秋景,也营造出一种孤独和萧索的氛围,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惆怅和思考。同时,反复出现的“盈虚”概念,不仅是对月亮变化的描写,也是对人生起伏的深刻隐喻,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接受生命中的变化。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通过对中秋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历程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十分圆满”是指什么?
A. 明月
B. 太阳
C. 星星
答案:A
“生平何限,事都如此”中“何限”指的是?
A. 生活的丰富
B. 人生经历的有限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B
诗中“盈虚”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变化
B. 人生的无常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