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0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09:14
《水龙吟(记钱塘之恨)》
作者: 陈以壮 〔宋代〕
晚来江阔潮平,越船吴榜催人去。
稽山滴翠,胥涛溅恨,一襟离绪。
访柳章台,问桃仙浦,物华如故。
向秋娘渡口,泰娘桥畔,依稀是相逢处。
窈窕青门紫曲,茜罗新衣翻金缕,
旧音恍记,轻拢慢捻,哀弦危柱。
金屋难成,阿娇已远,不堪春暮。
听一声杜宇,红殷绿老,雨花风絮。
傍晚时分,江面宽广潮水平稳,越船和吴船的船桨催促着人们离去。
稽山的绿意滴滴落下,胥江的波涛溅起了离别的怨恨,心中满是离愁。
我去访问柳章台,询问桃仙浦,那里的风景依然如故。
在秋娘渡口和泰娘桥边,似乎是我们曾经相逢的地方。
那窈窕的青门与紫曲,茜罗新衣在金缕中翻飞,
过去的旋律恍惚可记,轻声拢起慢慢捻动,哀怨的弦音在危柱上回荡。
金屋难以成全,阿娇已远去,令人无法忍受这春天的暮色。
听到一声杜宇啼鸣,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雨花风絮纷飞。
作者介绍:
陈以壮,字子华,号东皋,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其创作主要受到南宋词风的影响,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水龙吟》写于钱塘江边,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与离别的愁苦交织,表露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和对失去的惋惜。
《水龙吟(记钱塘之恨)》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晚来江阔潮平”,平静的江面与即将离去的船只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惆怅的氛围。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意象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思念。
诗中多次提及柳章台、桃仙浦等地名,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同时也折射出个人情感的深邃。尤其是“金屋难成,阿娇已远”,一句中流露出的无奈与惋惜,令整首词升华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的普遍感受。
最后的“听一声杜宇,红殷绿老”,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来映衬心境的沉重,雨花风絮的意象更是把离别的愁苦推向高潮。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离愁时的无奈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怀旧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水龙吟》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的“金屋”指的是谁的居所?
A. 李白
B. 阿娇
C. 苏小小
“听一声杜宇”中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