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1:00
种杏三年实,种桃一栽花。
花实固可乐,为农本桑麻。
功成不占地,改植常可夸。
要是农须学,作略自一家。
这首诗表达了种植果树的乐趣与农事的哲学。种植杏树三年才能结果,种植桃树只需一次就能开花。花和果实固然令人欢喜,但作为农人,最根本的还是要以桑、麻为主。成功的农事不在于占有土地的多寡,而在于能否灵活改种,持续取得好收成。如果农人能好好学习,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耕作之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桑麻”,象征着传统农业中的基础作物,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体现了对农耕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彼时社会经济逐渐繁荣,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逐渐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性,诗人通过描写农作的乐趣,反映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这首《山居杂诗九十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中通过对杏树与桃树的对比,揭示了农事的艰辛与智慧。种植杏树需要三年才能结果,然而桃树则只需一栽便可开花,这种对时间与成果的思考,反映了农民在耕作中所经历的期待与耐心。接着,诗人强调了“为农本桑麻”的重要性,说明了在丰饶的花果背后,基础的农作物才是生存的根本。
此外,诗中提到“功成不占地”,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的推崇,成功的农民并不是依赖土地的多寡,而是能够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合理的作物种植。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面对资源紧缺和市场变化时。
整首诗结构简练、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农业哲学的思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智慧与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杏与桃的种植时间,强调了耐心与灵活性的对立;同时,诗中有较强的寓意,通过日常的农事引申出生活中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与智慧,倡导农人应灵活应变、注重基础作物的种植,同时提倡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种杏三年实”意指:
A. 种植杏树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结出果实
B. 杏树开花的时间
C. 杏树的生长速度
诗中提到的“为农本桑麻”强调了:
A. 桑树与麻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B. 只需种植花果
C. 农民不需要学习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功成不占地”表达了:
A. 土地越大越好
B. 农业成功与土地大小无关
C. 种植越多越成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