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8:24:58

诗句

堆枕冠儿翡翠钗。

蒙金领子满絣鞋。

于中沈净好情怀。

新浴晚凉梳洗罢,半娇微笑下堂来。

莲花因甚未曾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4:58

原文展示:

堆枕冠儿翡翠钗。
蒙金领子满絣鞋。
于中沈净好情怀。
新浴晚凉梳洗罢,
半娇微笑下堂来。
莲花因甚未曾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她的头上戴着翡翠装饰的冠子,身穿金边的衣领和绣花的鞋子,显得格外清新可人。经过沐浴,晚风凉爽,她梳洗完毕,微微一笑走出堂前。而心中不禁感叹,莲花为何至今未曾开放呢?

注释:

  • 堆枕:用枕头垫高的样子,形容女子慵懒的姿态。
  • 冠儿:头饰,指女子的发饰或头冠。
  • 翡翠钗:用翡翠制成的发钗,象征华贵。
  • 蒙金领子:金色的衣领,形容衣服华丽。
  • 满絣鞋:绣花鞋,表示女子穿着精致的鞋子。
  • 于中沈净:内心宁静而美好。
  • 新浴:刚洗完澡,形容女子的清新。
  • 晚凉:晚上的凉爽。
  • 半娇微笑:微微带着娇羞的笑容。
  • 莲花因甚未曾开:表达对美好事物(如莲花)的期待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与人情,追求真切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那个时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女子的优雅与清丽,诗中蕴含着对青春和美好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对女子装扮的描绘,展现了她的华美,尤其是“翡翠钗”和“满絣鞋”,这些细节不仅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也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

接下来的句子“于中沈净好情怀”,则是对她内心世界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通过“新浴晚凉”,诗人将女子的清新与自然之美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受到她的纯净与优雅。

最后一句“莲花因甚未曾开”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带有淡淡的惆怅与期待,仿佛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更具深度,让人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堆枕冠儿翡翠钗:描绘女子慵懒的姿态,和她华丽的头饰。
  2. 蒙金领子满絣鞋:展示女子的华美服装,突出了她的身份与气质。
  3. 于中沈净好情怀:表达女子内心的宁静与温柔。
  4. 新浴晚凉梳洗罢:描绘女子洗浴后的清新状态,传递出一种自然之美。
  5. 半娇微笑下堂来:展现女子的羞涩与优雅。
  6. 莲花因甚未曾开:感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无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堆枕”和“蒙金”,展现了工整的对称美。
  • 比喻: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 拟人:通过“微笑”等描写,赋予女子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隐含了对青春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翡翠:象征高贵与美丽。
  • 莲花:象征纯洁与理想,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晚凉:象征宁静与舒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女子的头饰是什么? A. 金冠
    B. 翡翠钗
    C. 珍珠饰

  2. 诗人对女子的内心情感是如何描述的? A. 激动
    B. 沉净
    C. 忧伤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美好生活。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理想人生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浣溪沙 其三》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的美丽与情感,但赵长卿的作品更侧重于外在的华美与内心的宁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波动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庭际晚菊上主人 欲游龙山鹿苑有作 谢孙郎中寄示 寄旧居邻友 送白处士游峨嵋 送友人游湘中 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 答禅者 寄岘山愿公三首 其一 寄山中诸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开头的成语 强中自有强中手 而字旁的字 伸展 苶然沮丧 乱流 穴宝盖的字 谢将 各行其道 包含愁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耍两面派 鹵字旁的字 包含瘢的词语有哪些 巨宝 正道坦途 乳粟 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