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35:25
原文展示:
天庭吐气作青红,警逻犹烦小试中。
政使著鞭无暇日,惟应读易有清风。
昼评一卦纷然异,夜梦三爻廓尔通。
闻说新笺极玄妙,可无残剩到衰翁。
白话文翻译:
天上的宫廷气息变幻成青色和红色,警卫的事务仍然烦扰着我在小试的过程中。
政令如同鞭子一般,日子没有空闲,我只希望读《易经》能带来一阵清风。
白天对一卦进行评判,发现其中的纷繁复杂,夜晚梦中又能通达三爻的奥义。
听说新的诠释极为玄妙,但愿没有残缺能够传到老翁的耳中。
注释:
- 天庭:指天上的神仙居所,象征高贵的地方。
- 吐气:形容气息的变化或吐露。
- 青红:象征变化的颜色,可能指代不同的气象或情绪。
- 警逻:指警卫、守卫的事情,表示外界事务的纷繁。
- 著鞭:形容政令严明,如同鞭子一般。
- 读易:指阅读《周易》,古代经典,强调哲理和智慧。
- 卦:指《易经》中的卦象,代表变化和道理。
- 三爻:指《易经》中的三条爻线,构成卦象的基本单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字子翚,号山人,晚号“白云山人”。他以诗文见长,风格清新,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子翚对《易经》的深刻领悟之际,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思考和对道理的探求。时代背景下,士人普遍重视经典,诗人借此表现自己对政治和哲理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易经》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经典的深刻思考与理解。开头两句描绘了天庭的气象变化,暗示着世事的纷扰与变迁。在当时政局复杂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易经》的阅读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后两句则将白天与夜晚的分别引入,白天的解卦与夜晚的梦境交织,形成一种哲理的探索。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刻,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智慧的渴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庭吐气作青红:描绘变化的气象,象征着世界的变迁和复杂性。
- 警逻犹烦小试中:反映外界的纷扰让人难以专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
- 政使著鞭无暇日:政务繁重,日常生活没有喘息的机会,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 惟应读易有清风:寄希望于《易经》的智慧,期盼能够获得内心的清净和启迪。
- 昼评一卦纷然异:白天解读卦象,发现其中的复杂变化,象征对事物的深入理解。
- 夜梦三爻廓尔通:夜晚通过梦境领悟《易经》的深奥,体现出对智慧的追求。
- 闻说新笺极玄妙:提到新的解读方式,表示对新知识的渴望。
- 可无残剩到衰翁:希望新知识能够完整地传达,而不是残缺不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政令比作鞭子,形象地表现出其严厉和压迫感。
- 对比:昼夜的对比,表现出思考的不同方式及其深度。
- 象征:青红气象象征着世事变化,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经典《易经》的崇敬与追求,表现了在复杂世事中寻找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渴望。诗人通过对古典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哲学追求和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天庭:象征着理想的境界和高尚的追求。
- 青红:代表变化和多样性,反映着复杂的外部世界。
- 鞭:象征权力和压迫,展现出对现实的感受。
- 卦与爻:象征智慧和变化,反映人生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庭吐气作青红”中的“青红”象征什么?
A. 和谐
B. 变化
C. 平静
答案:B
-
诗人希望通过阅读《易经》获得什么?
A. 财富
B. 内心的清风
C. 权力
答案:B
-
诗中“政使著鞭无暇日”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悠闲自在
B. 繁忙无暇
C. 充实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主题同样涉及个人情感与思考。
- 《登高》:杜甫的作品,表现了对国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次韵施氏白头吟》:同样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智慧的追寻,呈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周易》及其相关解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