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1:14
书斋十咏·界方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抄书防纵逸,界墨作遮兰。
妙用谁能识,心端笔自端。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书斋中抄写书籍是为了防止自己放纵,而用墨水来界定书写的边缘。那种微妙的用法,谁能真正理解呢?心中正直的人,拿起笔来也会自然端正。
此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书写、学习态度的重视。抄书不仅是记录知识,也是自我修养的一部分。
作者介绍:刘子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书卷气和文人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在宋代,士人生活多以书斋为中心,抄书学习是重要的文化活动。此诗写作背景可能是在他个人学习和写作的环境中,反映了他对书写的态度和对自我约束的重视。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书写和学习的看法。首句“抄书防纵逸”直接点出抄书的目的,强调了书写对于保持内心专注的重要性。作者通过“界墨作遮兰”进一步深化了书写过程中的细节,暗示书写不仅是机械的记录,更是对心灵的约束和修养。最后两句“妙用谁能识,心端笔自端”则传达了作者对书写艺术的理解,认为只有心中正直的人,才能真正把握书写的精妙之处。整首诗表达了对书写的崇高敬意,体现了士人追求内心平和与道德修养的理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书写的意义展开,强调了内心的修养与书写行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抄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A. 增加知识
B. 防止纵逸
C. 练字
答案:B
“界墨作遮兰”中的“界墨”指的是什么?
A. 墨水的颜色
B. 书写的边界
C. 书本的装帧
答案:B
作者认为谁能识别“妙用”?
A. 书法家
B. 内心正直的人
C. 所有人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