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论俗十二首》

时间: 2025-04-26 14:58:49

诗句

何州无战争,闽粤祸未销。

或言杀子因,厉气由此招。

蛮陬地瘠狭,世业患不饶。

生女奁分赀,生男野分苗。

往往衣冠门,继嗣无双髫。

前知饮啄定,妄以人力侥。

三纲既自绝,余泽岂更遥。

王化久淘漉,刑章亦昭昭。

那无舐犊慈,恩勤愧鸱鸮。

冤报且勿论,兹义古所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49

原文展示:

何州无战争,闽粤祸未销。或言杀子因,厉气由此招。蛮陬地瘠狭,世业患不饶。生女奁分赀,生男野分苗。往往衣冠门,继嗣无双髫。前知饮啄定,妄以人力侥。三纲既自绝,余泽岂更遥。王化久淘漉,刑章亦昭昭。那无舐犊慈,恩勤愧鸱鸮。冤报且勿论,兹义古所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各地战乱频仍、灾难未消的状况。有人说,杀戮的根源在于恶劣的气候,导致了人们的自相残杀。蛮夷之地贫瘠狭隘,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也遭到困扰。生女孩的家庭分财产,生男孩的家庭却要分耕地。常常衣着华丽的人家,子孙却没有继承者。以前就能确定饮食的来源,现在却妄想凭借人的力量来侥幸成功。三纲(君臣、父子、夫妇的伦理关系)早已断绝,余下的恩泽又怎能再远呢?王道治理已久,法律条文也分明可见。哪有不疼爱自己儿女的父母,恩情与辛苦使人感到羞愧。冤屈的报复且不必提及,现在的正义就如古时所标榜的一样。

注释:

  • 何州:指的是何地,表示不确定的地方。
  • 厉气:指的是恶劣的气候或环境。
  • 蛮陬:边远地区。
  • :古代盛放物品的箱子,生女儿时的嫁妆。
  • 三纲:指的是儒家伦理中的三种基本关系。
  • 舐犊:比喻父母对儿女的疼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而闻名,作品风格清新飘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该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乱与民生困苦,作者通过对比和隐喻,揭示了伦理关系的崩溃和社会道德的下滑。

诗歌鉴赏:

《论俗十二首》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危机。诗人在开篇即提出“何州无战争,闽粤祸未销”,突显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接着,通过对比男女继承权的不同,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作者在表达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时,使用了大量对比与隐喻,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扭曲。

其中“往往衣冠门,继嗣无双髫”一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外表华丽的家庭却因没有子嗣而显得空虚无助,反映出社会伦理的崩溃与人情的冷漠。后半部分提到的“三纲既自绝”,更是直接指出了社会伦理的瓦解,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悲悯与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未来的迷茫,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州无战争:无处不在的战争。
  2. 闽粤祸未销:福建、广东的灾祸仍在继续。
  3. 或言杀子因:有人说杀子是因为。
  4. 厉气由此招:恶劣的天气招致了这些悲剧。
  5. 蛮陬地瘠狭:偏远地区土地贫瘠狭小。
  6. 世业患不饶:生计困扰着人们。
  7. 生女奁分赀:生女孩的家庭分配嫁妆。
  8. 生男野分苗:生男孩的家庭却要分地。
  9. 往往衣冠门:华丽的家庭。
  10. 继嗣无双髫:却没有继承者。
  11. 前知饮啄定:以前的生活规律。
  12. 妄以人力侥:现在妄想凭借人力。
  13. 三纲既自绝:三纲伦理已断裂。
  14. 余泽岂更遥:剩余的恩泽又何能远?
  15. 王化久淘漉:王道治理已经久远。
  16. 刑章亦昭昭:法律条文也清晰可见。
  17. 那无舐犊慈:哪有不疼爱儿女的。
  18. 恩勤愧鸱鸮:辛勤的恩情让人感到羞愧。
  19. 冤报且勿论:冤屈的报复不必提及。
  20. 兹义古所标:现在的正义与古时所标榜的相似。

修辞手法:

  • 对比:生男生女的待遇差异。
  • 隐喻: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反映社会的动荡。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增强语气,强调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和对人性的悲悯,强调了伦理道德的崩溃和对未来的迷茫,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义的作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争:象征社会动乱与人心惶惶。
  • 生女、生男:代表社会对性别的偏见。
  • 衣冠:象征外表的虚华与内心的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刘子翚
    • C. 杜甫
  2. “三纲既自绝”指的是?

    • A. 伦理关系的崩溃
    • B. 政治制度的变化
    • C. 经济危机
  3. 诗中提到的“蛮陬”是指?

    • A. 城市
    • B. 边远地区
    • C. 海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子翚的诗更侧重于对伦理道德的探讨,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两者都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经 海上作 秋思 秋晴出游 齐天乐(左绵道中) 岁穷 园中赏梅 再用前韵不以次 南堂杂兴八首 其三 春近山中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趸船 刮涤 舟字旁的字 祀物 合则留,不合则去 比字旁的字 宸筵 隶字旁的字 奋勇争先 头头是道 鬯字旁的字 熊熊烈火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畹的词语有哪些 担酒牵羊 非字旁的字 包含冻的成语 于呼哀哉 包含马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