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暮秋野兴赋得倾壶酒诗》

时间: 2025-05-07 13:00:19

诗句

刘伶正捉酒,中散欲弹琴。

但使逢秋菊,何须就竹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3:00:19

暮秋野兴赋得倾壶酒诗

原文展示:

刘伶正捉酒,中散欲弹琴。但使逢秋菊,何须就竹林。

白话文翻译:

刘伶正在把酒举起,正巧中间有人想要弹琴。只要能遇到秋天的菊花,何必非得去竹林中寻觅呢?

注释:

  • 刘伶:古代著名的酒徒,以好酒而闻名,常被后人用来象征洒脱和豪放。
  • 捉酒:即举起酒杯,表示饮酒的动作。
  • 中散:指中途或中间,有人想要弹琴。
  • 逢秋菊:指在秋天遇到盛开的菊花,象征着人生的洒脱和自然的美。
  • 竹林:常被视为隐逸之地,代表一种清幽的环境。

典故解析:

  • 刘伶: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生活在东晋时期,以豪饮著称。他的故事与酒文化密切相关,后人常以其名喻酒中之乐。
  • 秋菊: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坚韧,尤其是秋天盛开的菊花,更是清雅脱俗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公元384年—公元410年),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庾信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庾信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暮秋野兴赋得倾壶酒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闲适情景。诗中通过酒和音乐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刘伶的形象在诗中跃然纸上,他举酒邀歌,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享受。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将秋菊与竹林进行了对比,强调了自然的美在于心境的自洽,而不必拘泥于形式。这种洒脱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作者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刘伶正捉酒:开篇即引入刘伶的形象,强调饮酒的氛围。
  2. 中散欲弹琴:这里引入了音乐的元素,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3. 但使逢秋菊:诗人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欣赏,即使不去竹林,也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4. 何须就竹林: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强调心境比环境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对比:秋菊与竹林的对比,体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
  • 隐喻:刘伶的形象隐喻着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闲适,表达了对饮酒、音乐和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快乐与洒脱。
  • :象征艺术与灵性。
  • 秋菊:象征高洁和坚韧的精神。
  • 竹林:象征隐逸与清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伶在诗中正在做什么? A. 弹琴
    B. 举酒
    C. 赏菊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秋菊”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坚韧
    C. 贫穷
    答案:B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超然物外,享受生活
    C. 忧国忧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表达了对酒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
  • 《饮酒》陶渊明:探讨了隐逸生活和自然的美。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庾信的《暮秋野兴赋得倾壶酒诗》,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但李白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孤独与豪情,而庾信则更偏向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庾信生平与诗歌研究》
  • 《东晋南北朝文学简史》

相关查询

天仙子·楼外轻阴春澹伫 寄钱申伯二首 代上张丞相生朝四首 其二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范才元道中杂兴 浣溪沙 浣溪沙 次韵王性之题筱丛枯木 次江子我闻角韵 送江子我归严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捐本逐末 门字框的字 烂糊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小弓 小巧别致 神会心融 示字旁的字 灾厄 骂天扯地 明犀 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有本有原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