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代人伤往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4:58:47

诗句

杂树本唯金谷苑,诸花旧满洛阳城。

正是古来歌舞处,今日看时无地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8:47

原文展示:

杂树本唯金谷苑,诸花旧满洛阳城。正是古来歌舞处,今日看时无地行。

白话文翻译:

这片杂树本来是金谷苑,昔日百花盛开的洛阳城如今却空无一人,曾经的歌舞之地,如今却再也看不到人们的踪影。

注释:

  • 杂树:混杂的树木,指的是多种树木的交错生长。
  • 金谷苑:金谷苑是指古代的一处美丽园林,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风景。
  • 诸花:各种花朵。
  • 洛阳城:古代著名的城市之一,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以繁华著称。
  • 古来歌舞处:指历史上人们常聚集歌舞的地方。
  • 无地行:没有地方可去,形容冷清萧索的景象。

典故解析:

“金谷苑”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经常提到的美丽园林,代表着繁华与富贵。而“洛阳城”在历史上以文化繁荣、盛大的宴会和歌舞闻名,反映了盛世的风貌。诗中对比古今,表现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冷清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581),字子山,号宗悫,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五言与七言诗,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生感悟及山水风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对历史的变迁产生深刻感触,反映了他对昔日繁华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代人伤往诗二首 其二》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心中对昔日繁华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失落。开篇“杂树本唯金谷苑”,以金谷苑作为引子,唤起读者对美好园林的想象,而“诸花旧满洛阳城”则进一步引出对洛阳繁华的怀念。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往日辉煌的深切追忆与现实的无奈。尤其是最后一句“今日看时无地行”,直接表露了诗人对现状的失落与惋惜,整个诗篇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带来的无情与惆怅。通过细腻的描绘,庾信成功地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杂树本唯金谷苑”:表面上是讲杂树,实际上暗指美好的过去。
    2. “诸花旧满洛阳城”:强调昔日繁华的盛况。
    3. “正是古来歌舞处”:指代往日人们欢聚的场所。
    4. “今日看时无地行”:现实的冷清与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古代的繁华与今时的冷清相对照,加深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无地行”形象化表现人们失去活动空间的状态。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繁华的眷恋与对现实失落的叹息,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伤感。

意象分析:

  • 金谷苑:象征着美好理想与繁华的生活。
  • 洛阳城:代表着历史的辉煌与文化的繁荣。
  • 歌舞处:象征着人们的欢乐与生活的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谷苑”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繁华
    • C. 战争
    • D. 孤独
  2. 诗人对比古今的目的是什么?

    • A. 表达愤怒
    • B. 表达失落
    • C. 表达快乐
    • D. 表达希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庾信:李白的豪放与庾信的细腻形成对比,李白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庾信则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现状。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南北朝文学史》
  • 《古诗十九首解析》

相关查询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地黄 过大庾岭 赠清凉寺和长老 皇太妃阁五首一 李白谪仙诗此诗或谓李白作 和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甫斋素祈雨不至二首 吉祥寺赏牡丹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皱的词语有哪些 仰息他人 耳字旁的字 貌合神离 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误误人 抱宝怀珍 车字旁的字 生主 隶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真来 青莲道士 学林 有目如盲 丨字旁的字 敝帚千金 包含翕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