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9:11
淡黄柳 新柳
作者: 赵友兰 〔清代〕
春回绮陌。柳外烟如织。倦眼微开眉晕碧。曾与东风相识。冶叶倡条待攀折。更屈指。山邮送行客。携樽酒听羌笛。出阳关万里无人迹。鶗鴂哀鸣,子规凄咽,尽是伤春伤别。
春天又回到了绮丽的街道,柳树外的烟雾如同织成的丝绸。疲倦的眼睛微微睁开,眉头间似乎带着一丝青色的愁苦。我曾与东风相识,柳叶轻柔,枝条招展,等待着被人攀折。再屈指数数,山中邮差送走了行客,携着酒樽听着羌笛的悠扬。走出阳关,万里无人的荒野,只有杜鹃哀鸣,子规凄咽,尽是对春天的伤感和离别的惆怅。
作者介绍
赵友兰,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写柳树与春天的关系,寄托了对春天的欣喜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内心的孤独感。
《淡黄柳 新柳》是一首典型的清代春日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柳树的柔美与春天的生机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的前半部分以“春回绮陌”开头,立即引入春天的生机,接着“柳外烟如织”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柔情,仿佛一幅春日美景的画卷徐徐展开。
诗人以“倦眼微开眉晕碧”表达了内心的疲惫和忧愁,似乎在暗示春天的美好无法掩盖内心的伤感。此时,柳树不再只是春天的象征,更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后面的“山邮送行客”更是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无奈,酒樽和羌笛的意象则为离别增添了几分悲伤的气息。
最后几句,“鶗鴂哀鸣,子规凄咽”,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在此交汇,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首诗用词精练,意象丰富,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困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生命流逝、不舍与孤独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回绮陌”意指:
A. 春天回到美丽的街道
B. 春天的花开
C. 春天的雨水
D. 春天的风向
诗中“山邮送行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孤独
C. 春天的生机
D. 友情
“鶗鴂哀鸣,子规凄咽”暗示了:
A. 春天的美好
B. 离别的悲伤
C. 旅行的快乐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