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7:45
淡黄柳 新柳
作者: 王士禄 〔清代〕
阳春三月。袅袅东风急。
陌上桥头吹不息。
渲得短丝成碧。
看嬉春黄鹂恰恰。
怜娇色。晓日红楼辟。
似有个盈盈立。
敛修蛾且罢流黄织。
灞岸条垂,玉关梦杳,
袖向晴光暗湿。
春天的三月,温暖的东风轻轻吹来。
河边桥头的风没有停止,
把柔软的柳丝吹得青翠欲滴。
看那春天的黄鹂在欢快地唱着。
我怜爱那娇嫩的颜色,晨曦照耀着红楼。
似乎有个女子盈盈而立,
收起她的轻纱,停止了用黄丝织造的动作。
灞岸的柳条垂下,梦境在玉关间隐约可见,
我的衣袖在阳光下变得湿润。
“黄鹂”象征春天的到来,常用于描写春色和喜庆的场景。“灞岸”可能指代著名的灞河,常在古诗中作为风景描写的地点。
王士禄,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此诗创作于春暖花开的季节,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和细腻情感的观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淡黄柳 新柳》是一首典型的描写春天景象的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的美景,展现了春风拂柳、黄鹂鸣唱的生动场景。诗的开篇以“阳春三月”引入,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下来通过“袅袅东风急”和“陌上桥头吹不息”描绘了春风的温柔与不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渲得短丝成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柳丝被春风吹拂后的生机,绿色的柳丝仿佛在春风中舞动,表现出春天的生命力。而“看嬉春黄鹂恰恰”,则将黄鹂的欢快歌声与春光融为一体,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活力。
诗中对“晓日红楼辟”的描写,既表现了晨光的美丽,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似有个盈盈立”和“敛修蛾且罢流黄织”,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结合起来,仿佛在描绘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增添了诗的柔美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情感真挚,艺术表现上也体现出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气息,同时融入了对美好人事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这些意象在作品中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还承载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鸟是__。
判断题:诗中有描写女子的形象。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