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3:27
原文展示: 西京步枫子韵 苏曼殊 〔近代〕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蓬二十年。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白话文翻译: 我讨厌花开柳绿含烟的景象,如同在东海漂泊无依的二十年。我忏悔尽了所有的情感,禅悟了空无的色相,在琵琶湖畔枕着经书入眠。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出生于日本,后归国参与革命活动。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曼殊在日本西京(今京都)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诗中“东海飘蓬二十年”反映了他在海外的长期流浪经历,而“忏尽情禅空色相”则体现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首句“生憎花发柳含烟”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诗人却对其感到厌恶,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感。后两句“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则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苏曼殊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通过对比春天的美景和长期的漂泊生活,诗人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渴望和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生憎花发柳含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爱 B. 厌恶 C. 无所谓 答案:B
“东海飘蓬二十年”中的“飘蓬”比喻什么? A. 稳定的家庭生活 B. 长期的漂泊生活 C. 短暂的旅行 答案:B
诗中“忏尽情禅空色相”体现了诗人对什么哲学的深刻理解? A. 儒家 B. 道家 C. 佛教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