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

时间: 2025-05-07 08:37:06

诗句

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伶岂是归。

万里征程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7:06

原文展示:

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 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伶岂是归。 万里征程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整理行装回家探亲,途经泗州,巧遇老友张云雷也回家。 范滂虽有母亲需要奉养,张俭漂泊无依怎能算是归宿。 漫长的旅途让人忧愁入梦,与友人在南方分别时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范滂:东汉名士,因党锢之祸被捕,后释放。
  • 张俭:东汉末年名士,因党锢之祸逃亡。
  • 飘伶:漂泊无依的样子。
  • 万里征程:形容旅途遥远。
  • 天南:指南方的地区。

典故解析:

  • 范滂有母终须养:引用范滂的典故,表达诗人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 张俭飘伶岂是归:引用张俭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创作于诗人归乡途中,表达了对友情和家庭责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人归乡途中,巧遇故友张云雷,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范滂和张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和漂泊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万里征程愁入梦”一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忧愁,而“天南分手泪沾衣”则抒发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和不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范滂有母终须养:引用范滂的典故,强调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 张俭飘伶岂是归:引用张俭的典故,表达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 万里征程愁入梦:描绘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忧愁。
  • 天南分手泪沾衣:抒发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和不舍。

修辞手法:

  • 引用典故: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表达力。
  • 对仗:诗中“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伶岂是归”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引用典故和描绘旅途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和漂泊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里征程:象征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 天南分手:象征与友人的分别和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引用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 A. 范滂和张俭 B. 范仲淹和张良 C. 范蠡和张仪 答案:A

  2. 诗中“万里征程愁入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B

  3. 诗中“天南分手泪沾衣”抒发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苏曼殊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友情的珍视。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苏曼殊的这首诗都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忧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访白陂陈处士 其一 钟山寺 咏华林书院 访白陂陈处士 访白陂陈处士 慈竹 永州陪郑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赋诗 江湖稳处 贺蛟峰先生得孙 翰林将指下学峡宾声叟为诸友先雨雪载途民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霜照 不平而鸣 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倒翁 走之旁的字 备而不用 方字旁的字 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翘的词语有哪些 鬲山 敌惠敌怨 虎字头的字 绣斧之诛 掷瓦 久负盛名 大动肝火 歺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