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落日》

时间: 2025-04-27 15:18:38

诗句

落日沧波绝岛滨,悲笳一动剧伤神。

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8:38

原文展示: 落日沧波绝岛滨,悲笳一动剧伤神。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白话文翻译: 夕阳沉落在波涛汹涌的孤岛边,悲凉的号角声一响起,便极大地触动了人的心灵。谁能知道在北海吞食毡毛的日子里,不爱英雄却爱美人。

注释:

  • 沧波:波涛。
  • 绝岛:孤岛。
  • 悲笳:悲凉的号角声。
  • 北海吞毡日:指苏武牧羊于北海,吞食毡毛的艰苦岁月。
  • 不爱英雄爱美人:表达了对英雄的冷漠和对美人的偏爱。

典故解析:

  • 北海吞毡日: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吞食毡毛以维持生命,表现了他的坚贞不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清代诗人,字子瞻,号东坡,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冷漠和对美人的偏爱,可能是作者在特定情感状态下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和美人的不同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落日、沧波、绝岛、悲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首句“落日沧波绝岛滨”描绘了夕阳下的孤岛,波涛汹涌,给人一种凄凉之感。次句“悲笳一动剧伤神”通过悲凉的号角声,加深了这种悲凉的情感。后两句“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则通过典故,表达了对英雄的冷漠和对美人的偏爱,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社会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沧波绝岛滨”:描绘了夕阳下的孤岛,波涛汹涌,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
  • “悲笳一动剧伤神”:通过悲凉的号角声,加深了这种悲凉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灵。
  • “谁知北海吞毡日”:引用苏武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的冷漠。
  • “不爱英雄爱美人”:直接表达了对美人的偏爱,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社会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落日沧波”比喻夕阳下的孤岛,波涛汹涌。
  • 拟人:“悲笳一动剧伤神”将悲凉的号角声拟人化,触动人的心灵。
  • 对仗:“不爱英雄爱美人”对仗工整,表达了对美人的偏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英雄的冷漠和对美人的偏爱,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社会态度。

意象分析:

  • 落日:象征着衰落和孤寂。
  • 沧波:象征着波涛汹涌和动荡不安。
  • 绝岛:象征着孤立无援和孤独。
  • 悲笳:象征着悲凉和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北海吞毡日”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A. 苏武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A

  2.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英雄 B. 美人 C. 两者都有 答案:B

  3. 诗中的“悲笳”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悲凉 C.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苏曼殊的《落日》对比,前者豪放洒脱,后者孤寂悲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
  • 《清代诗歌选》
  • 《苏武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洋潮 湖心亭看雪 小重山 尾犯(寒夜) 花心动(南塘元夕) 大圣乐(陶成之生日) 瑞鹤仙(红叶) 贺新郎(E372·括杜诗) 齐天乐(元夜阅梦华录) 沁园春(寿岳君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悬头刺骨 身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口戏 没颜落色 城结尾的成语 尸字头的字 布帆 无字旁的字 耳唇 超世之才 包含贸的词语有哪些 与天地同休 铜仗子 延后 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年不窥园 同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