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章贡刘氏丽晓楼》

时间: 2025-05-04 10:29:08

诗句

玉虹翠浪雪堂诗,底事山光晓独奇。

看取阴云都卷处,直须天下大明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9:08

原文展示:

寄题章贡刘氏丽晓楼
作者:姚勉 〔宋代〕
玉虹翠浪雪堂诗,
底事山光晓独奇。
看取阴云都卷处,
直须天下大明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景色,赞美了晨曦下的山光与云彩。诗中所说的玉虹与翠浪,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色彩与变化。究竟是什么令得这山间的光线在清晨显得如此独特?我们必须等到天下大明之时,才能真正看到这景象的壮丽。


注释:

  • 玉虹:指美丽的彩虹,形容色彩斑斓。
  • 翠浪:形容青色的波浪,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 雪堂:比喻白色的建筑或自然景观,如同雪一般洁白。
  • 底事:何以,为什么。
  • 独奇:独特、奇特。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清晨的光辉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表明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作品多以抒情和景物描写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至章贡(今江西省赣州市)时,看到刘氏丽晓楼的美丽景色,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钦佩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山光为主题,通过“玉虹”、“翠浪”等生动的意象,创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自然氛围。诗的开头用“玉虹翠浪”描绘出一种色彩丰富的景象,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通过“底事山光晓独奇”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山中清晨的光景为何如此特别,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探索精神和对美的追求。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认为只有在“天下大明时”,才能真正领略到这份美丽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对理想和光明未来的渴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玉虹翠浪雪堂诗:描绘出清晨的山水景色,色彩斑斓,充满生机。
    2. 底事山光晓独奇:通过反问强调山间的光线为何独特,引发读者思考。
    3. 看取阴云都卷处:引导读者关注自然景象的变化。
    4. 直须天下大明时:表达诗人对美好景象的期待与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虹”、“翠浪”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
    • 对仗:如“玉虹翠浪”与“雪堂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玉虹:象征美好与希望。
  • 翠浪:象征生机与活力。
  • 雪堂:象征纯洁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自然的美丽与光明的未来
    c) 个人的情感表达

  2. “底事山光晓独奇”中的“底事”是什么意思? a) 为什么
    b) 哪里
    c) 什么时候

答案

  1. b) 自然的美丽与光明的未来
  2. a) 为什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晨光下的美景。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山水景色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比较姚勉的这首诗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姚勉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这里裁诗话别离 水调歌头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丑奴儿/采桑子 年年索尽梅花笑 临江仙·春色饶君白发了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乌夜啼·江头醉倒山公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念奴娇 其一 赋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疾恶若仇 均布 户字头的字 小结尾的成语 西施乳 地广民众 長字旁的字 包含撩的词语有哪些 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鹵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取湮 晨报 摧坚陷敌 牛首阿旁 陵陂 寸阴是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