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西湖竹枝词》

时间: 2025-05-07 07:25:00

诗句

侬住西湖日日愁,郎船只在东江头。

凭谁移得吴山去,湖水江波一处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5:00

原文展示:

侬住西湖日日愁,
郎船只在东江头。
凭谁移得吴山去,
湖水江波一处流。

白话文翻译:

我住在西湖,每天都感到忧愁;
你的船只停在东江的那头。
谁能够把吴山移到这里,
西湖的水和江的波涛在一个地方流淌。

注释:

字词注释:

  • :我,方言用法。
  • :指的是爱人或心上人。
  • :这里特指爱人的船只。
  • 凭谁:依靠谁。
  • 移得:能够搬移。
  • 吴山:指的是吴国的山,象征着思念的对象。

典故解析:

  • 吴山:历史上吴地(今江苏一带)有著名的山脉,诗中提及可视为对故乡的思念。
  • 西湖、东江:地理名词,分别位于浙江杭州与广东东江,象征着两地的分离与相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性,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沈性生活在一个充满变迁的时代,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沈性在西湖生活的时期,表达了因思念而产生的忧愁情感。西湖的美丽景色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诗歌鉴赏:

沈性的《和西湖竹枝词》以淡淡的忧愁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开头的“侬住西湖日日愁”,直接点出诗人的情感状态,表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接着,“郎船只在东江头”一句,描绘了恋人之间的距离,东江与西湖的对比,使得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最后两句“凭谁移得吴山去,湖水江波一处流”则表达了对梦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吴山的象征性意味着无法跨越的距离,而湖水与江波的共同流淌则暗示着思念的情感是普遍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整首诗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反衬内心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深远的孤独与无奈。沈性通过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与苦涩,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侬住西湖日日愁:我住在西湖,每天都感到忧愁。通过“日日愁”可见思念之深。
  • 郎船只在东江头:你的船只停在东江的那头,说明两人之间的距离和相隔的地方。
  • 凭谁移得吴山去:我希望能将吴山搬到这里,但这种期待是无奈的。
  • 湖水江波一处流:湖水与江波在一起流淌,象征着共同的情感却无法相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吴山”比喻思念的对象,表达了难以跨越的距离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使整首诗显得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因距离产生的忧愁,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忧伤,是思念的地方。
  • 东江:代表着距离与阻隔,使得思念愈加深重。
  • 吴山:象征着心中的理想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侬”指代的是谁? a) 诗人
    b) 爱人
    c) 朋友

  2. 诗中提到的“东江”是指哪个地区的江? a) 浙江
    b) 广东
    c) 江苏

  3. “凭谁移得吴山去”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无奈
    c) 喜悦

答案:

  1. b) 爱人
  2. b) 广东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的作品,表达思念和孤独的情感。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豪情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沈性侧重于对距离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失落。
  • 两者都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但情感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沈性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赏梅) 浣溪沙 浣溪沙(题星洲寺) 浣溪沙 浣溪沙 扬州戏赠刘大杰 浣溪沙 浣溪沙十一首·杭沪道中所闻 其十 浣溪沙 浣溪沙 剪春罗 浣溪沙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脑汤 兀字旁的字 以锥刺地 卤字旁的字 嫁犬逐犬 西字头的字 官瘾 戈字旁的字 粉结尾的成语 鸿商富贾 辘车 包含罪的成语 鸦雀无声 户字头的字 愕愕 牒呈 言无二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