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6:53
同伴都分毛,麻鞋独入林。
一年五变姓,十字九椎心。
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
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同伴们都已经各奔东西,我却独自穿着麻鞋走进了树林。
一年中我的名字变了五次,内心的痛苦却有九成是来自于失去知音的心情。
我习惯了战争的信任,但愁苦却因风雨的深重而加深。
生死其实都很容易,但我最痛苦的是没有能够理解我的知音。
“知音”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能理解他的琴音,是古代中国关于友谊的经典寓言,象征着难得的知己。
方以智(1611-1671),字季犀,号瑾庵,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沉郁,常以个人的孤独感和对社会变迁的反思为主题,作品多表达对时代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独往》创作于动荡不安的清初,方以智在此时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反映出他对友谊、信任及生死的深刻思考。
《独往》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社会变迁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首联通过“同伴都分毛”表达了与朋友的分离,麻鞋象征着他独自一人的艰辛与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一年五变姓”展现了作者身份的不断变化,十字九椎心则是对内心深处痛苦的直白描绘,展现出他对失去知音的无奈和悲伤。
全诗在情感上由孤独逐渐转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特别是“听惯干戈信”一句,显示了他对曾经信任的怀旧与无奈,而“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则揭示了生死对于他而言并不重要,真正令人痛苦的是没有知音能够理解他。这种情感深邃而复杂,表现了对于人际关系的渴望以及对孤独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渴望与失落,反映了个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感,生死对他而言并不重要,真正痛苦的是没有能够理解他的知音。
诗中“同伴都分毛”是指什么?
A. 朋友们互相帮助
B. 朋友们各自分开
C. 朋友们团聚
D. 朋友们嬉戏
“死生容易事”的意思是?
A. 生死都很重要
B. 生死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
C. 生死不可逆转
D. 生死要看情况
诗中提到的“知音”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A. 背叛
B. 理解
C. 竞争
D. 嫉妒
方以智的《独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有孤独与思考的主题,但前者更强调对友谊的渴望与失落,而后者则表现了对酒与月的寄情,通过酒来排解孤独。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在孤独中对理解与陪伴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