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叠泉》

时间: 2025-07-26 21:20:40

诗句

三峡巴江似直流,叠溪屏障几曾收。

冰绡翦破裁云幔,银汉倾斜作玉沟。

画角鼓声催急雨,阳关笛曲送深秋。

谁将折笔图成后,可挂松风最上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20:40

原文展示

三峡巴江似直流,叠溪屏障几曾收。
冰绡翦破裁云幔,银汉倾斜作玉沟。
画角鼓声催急雨,阳关笛曲送深秋。
谁将折笔图成后,可挂松风最上楼。

白话文翻译

三峡的巴江如同直流的河水,叠溪如同屏障般从未停止过流动。冰雪般的绡云被切割得如同云帷,银河倾斜宛如玉石的沟渠。画角的鼓声催促着急促的雨水,阳关的笛声送来了深秋的气息。谁能在画笔完成之后,将这幅美景挂在松风之上呢?

注释

  • 三峡:指长江三峡,著名的自然景观。
  • 巴江:长江的一部分,流经巴蜀地区。
  • 叠溪:指溪水叠叠流淌的样子。
  • 冰绡:形容轻柔如冰的绡云。
  • 银汉:指银河,象征美丽的夜空。
  • 画角:一种乐器,古代常用来奏乐。
  • 阳关:指阳关古道,象征离别和思乡。
  • 折笔:指用笔作画。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三峡”和“巴江”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细腻观察。诗中提到的“阳关”与“画角”是古代音乐和离别的象征,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以智(1611年-1671年),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富有哲理。方以智在科学和文学上都有卓越成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人物。

创作背景

《三叠泉》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从自然的美景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慰藉,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三叠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三峡巴江似直流”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观,展现出一种雄浑的气势,仿佛一条巨龙在奔腾。接着“叠溪屏障几曾收”,则突出了水流的不断与生命的延续,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用“冰绡”和“银汉”将自然景致与人文气息相结合,通过音乐和季节变换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邃的情感。尤其是“阳关笛曲送深秋”,既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也暗含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最后两句“谁将折笔图成后,可挂松风最上楼”,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寄托了希望与理想。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方以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艺术追求,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峡巴江似直流:描绘长江三峡的雄伟,仿佛江水直奔而下。
  2. 叠溪屏障几曾收:溪水层层叠叠,似屏障般不曾停歇。
  3. 冰绡翦破裁云幔:冰雪般的轻盈绡云,仿佛被裁剪成美丽的帷幕。
  4. 银汉倾斜作玉沟:银河倾斜,像一条玉石般的沟渠流淌。
  5. 画角鼓声催急雨:乐器的声音催促着急促的雨水。
  6. 阳关笛曲送深秋:阳关的笛声带来了深秋的气息,暗含离别之情。
  7. 谁将折笔图成后:谁能在画笔完成后,描绘出这幅美景?
  8. 可挂松风最上楼:能够将这幅画悬挂在松风之上,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艺术作品,如“银汉倾斜作玉沟”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画角鼓声催急雨,阳关笛曲送深秋”。
  • 拟人: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人生的意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峡: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
  • 巴江:代表生命的流动与不息。
  • 冰绡:象征轻盈与梦幻。
  • 银汉:代表美丽的夜空与理想。
  • 画角:象征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 阳关:象征离别与思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以智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三峡巴江似直流”中的“三峡”指的是哪个河流?

    • A. 黄河
    • B. 长江
    • C. 珠江
    • D. 淮河
  3. “阳关笛曲送深秋”中的“阳关”主要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欢聚
    • C. 旅行
    • D. 思念

答案

  1. C. 明代
  2. B. 长江
  3. A. 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但更强调了个人的豪情与壮志。
  • 王之涣《登鹳雀楼》:强调了视野的开阔与人生的哲理,展现出对未来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方以智研究》
  • 《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 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 十二月十七日宰执率百官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 追送刘侍郎以宝制帅湖北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松径晚步 知崇庆府致政何君 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 其一 和虞退夫见贻生日诗韵 绩和李参政湖上杂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役赋 破鼓乱人捶 避禅 芒鞋竹杖 超速 蓬门筚户 残汤剩饭 毛字旁的字 鲁鸡 至亲好友 包含囊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佳人才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