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飞来峰》

时间: 2025-05-02 02:58:44

诗句

耀真曾此聚群仙,谁似飞来七洞天。

但说峰头多异鸟,不知浮海是何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8:44

原文展示:

飞来峰
作者: 李时郁 〔明代〕

耀真曾此聚群仙,
谁似飞来七洞天。
但说峰头多异鸟,
不知浮海是何年。

白话文翻译:

在这里曾经聚集过众多的神仙,
谁能比得上这飞来的七洞天。
只是说山峰上多种异鸟,
却不知道那浮在海上的年头是何时。

注释:

字词注释:

  • 耀真:指的是神仙中有光辉的真者,这里用来指代聚集的众多仙人。
  • 飞来峰:指的是特定的山峰,这里是诗中重要的意象。
  • 异鸟:指的是多种不同的鸟类,形容山上的景象。
  • 浮海:指的是漂浮在海上的景象,暗指未知的岁月。

典故解析:

  • 七洞天:出自道教文化,指神仙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境界。
  • 群仙:指代众多的神仙,强调了此地曾经的辉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时郁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生于明代中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相结合,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飞来峰》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浮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寄托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飞来峰》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哲理思考的古诗。诗中通过“耀真曾此聚群仙”引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文的关注,体现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崇拜。接着“谁似飞来七洞天”则进一步提升了山峰的神秘和崇高感,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山峰上的“异鸟”不仅是自然的描写,也象征着多样性和生命的活力,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一句“不知浮海是何年”则引发了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诗人在美丽的景象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奈和迷惘,暗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种深沉的思考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更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耀真曾此聚群仙:这里曾经聚集过光辉的真仙,表明这个地方历史悠久,神秘而神圣。
  2. 谁似飞来七洞天:没有谁能比得上飞来的七洞天,强调飞来峰的独特和伟大。
  3. 但说峰头多异鸟:仅仅是说山顶上有许多不同的鸟,展现出自然的丰富多彩。
  4. 不知浮海是何年:却不知那浮在海上的年头是何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知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来峰比作神仙的栖息地,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字句对称,增加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飞来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索,展现出人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来峰:象征理想与追求,亦是自然的美。
  • 群仙:代表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与尊崇。
  • 异鸟:象征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耀真”指的是: A. 一种鸟类
    B. 神仙
    C. 山峰

  2. “飞来峰”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境
    B. 理想与追求
    C. 世俗的繁华

  3. 诗中提到的“异鸟”暗示了什么? A. 自然的丰富多彩
    B. 人的困惑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之涣
  • 《望岳》 by 杜甫

诗词对比: 《飞来峰》与王之涣的《登高》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登高》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而《飞来峰》则着重于理想的追求与时间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

相关查询

举与万法为侣因缘颂 举狗子无佛性话颂 汉宫春(见早梅呈吕一郎中郑四六监岳) 贺新郎(人有见诳以六月六日生者,且言喜唱贺新郎,因用东坡屋字韵追寄) 田园感兴 秋日感怀 代赋野堂诗 寄陈叔起时在永嘉不归 九月节后希石林公邀游西岩分得须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斩钢截铁 提手旁的字 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马唐 风字旁的字 徯径 川字旁的字 广开才路 愚眉肉眼 边头 痛毒 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仁人君子 黑字旁的字 神人共愤 必然性与偶然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