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5:17
东山美周公,千载邈遗音。
槃槃谢家安,陈迹犹可寻。
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涛深。
伟人不可作,感慨生登临。
典午鼎岌岌,日夕照忠忱。
谈笑沮温谋,尊俎却氐侵。
斯民免为鱼,清风濯鬴鬵。
抚筝疑未释,西州复沾衿。
紫囊皆少年,秉钺扫云阴。
茂绩世茅土,有孙亦璆琳。
祚移卯金刀,志士皆噎喑。
曷不效靖节,种菊遁幽林。
既縻无嘉爵,空怀子房心。
鸿鸣九霄远,雉翳嗟珍禽。
行藏异危逊,览古得良箴。
吾游几入越,独欠隮崯岑。
晋士岂清谈,底柱几江浔。
翠屏倚空碧,浮云更古今。
永言广武叹,谁续洛生吟。
东山的风光如周公般美丽,千年之后仍然留有遗音。谢家安居的地方,留下的痕迹依然可以寻觅。仰望虞峰的高耸,俯瞩娥涛的深远。伟人无法再现,登高望远不禁感慨。典午的鼎稳固,日夜照耀着忠诚的心志。谈笑之间消弭温和的谋划,尊重的宴席却被侵扰。百姓得以免受水深火热之苦,清风洗净了污浊的心灵。抚琴似乎还未释怀,西州的情怀依旧萦绕。紫囊中的少年,手握武器扫除阴霾。丰厚的业绩覆盖了世间,有孙儿也如璆琳般美好。福祚转移,志士却皆为困窘。为何不效仿靖节,种菊隐居于幽林?既然没有显赫的爵位,何必空怀子房的心志?鸿声远鸣于九霄,雉鸟因被遮蔽而叹息珍禽。行藏之间各有危机,阅读古书可得良言。我的游历几度进入越地,唯独缺少那高耸的岑山。晋士难道只会清谈,支柱却何以支撑江浔?翠绿的屏障倚着空蓝,浮云在古今间变幻。长久的感叹广武,谁来续写洛生的吟声?
作者介绍:王应麟,南宋诗人,因其作品流畅而富有哲理著称,擅长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抒发对前人伟业及自我处境的感慨,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东山》是一首富有哲思的诗,王应麟通过对东山美景的描绘,引出对历史伟人的追忆与对现实政治的反思。诗中以“东山美周公”开篇,立刻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历史长河中的英杰,周公的形象象征着理想与德行的高度。接下来的几个句子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反衬出伟人已逝的遗音,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伟大人格的向往。
诗中提到“伟人不可作,感慨生登临”,体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与无奈,诗人在感慨中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忧虑。后面的描写更是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结合,表现出一种“志士皆噎喑”的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熟虑,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敬仰,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充分展现了王应麟的文学才华与历史眼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东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伟人的敬仰与对现实政治的反思,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现了作者对社会责任与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东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王应麟通过哪位历史人物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伟人不可作”寓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应麟的《东山》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自然景观,但王应麟更注重历史人物与现实的结合,而李白则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