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18
辛苦天涯多是客,相逢怎慰飘零。
逃禅还恐误虚名。
艰难家国恨,俯仰涕纵横。
天下兴亡原有责,是谁误尽苍生。
燃萁煮豆恨难平。
徒劳悲漆室,余痛话新亭。
在这辛苦的天涯海角,许多人都是过客,
相遇时又怎能安慰那漂泊无依的心情呢?
我虽然想逃避禅宗的纷扰,却又怕因此误了名声。
在艰难险阻中,我心中满是对国家的恨,
无论是仰望星空还是低头沉思,泪水纵横交错。
天下的兴亡原本是有责任的,
究竟是谁误了苍生的命运?
即便是燃烧豆秸煮豆的仇恨也难以平复。
徒然在漆黑的房间里悲伤,
我仍在痛苦中谈论着新亭的往事。
汤国梨,现代诗人,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诗风严谨而又饱含哲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临江仙 感事》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由自身的漂泊与无奈,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这首《临江仙 感事》深刻反映了诗人在艰难时刻的内心挣扎和对社会的关注。诗的开头就以“辛苦天涯多是客”点明了漂泊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通过“相逢怎慰飘零”的疑问,表现出对彼此相遇却无法抚慰内心孤独的深切感慨。
接下来,诗人提到“逃禅还恐误虚名”,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挣扎与无奈,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却又害怕失去名声。这里的矛盾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艰难家国恨,俯仰涕纵横”,诗人感受到国家的兴亡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流下的泪水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更是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悲痛。诗的最后两句“徒劳悲漆室,余痛话新亭”则更显得深沉,仿佛是在说,尽管身处黑暗与孤独之中,内心却仍旧怀念着曾经的美好与快乐,这种情感的对比让整首诗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体现了他对家国的责任感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通过个人的悲伤,展现了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逃禅”是指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逃避世俗的烦恼
C. 对禅宗的批判
“天下兴亡原有责,是谁误尽苍生”中“责任”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的命运
B. 国家领导者的责任
C. 所有人对社会的责任
“燃萁煮豆”的典故出自哪里?
A. 《汉书》
B. 《史记》
C. 《红楼梦》
与唐诗中的忧国忧民的诗作对比,如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但汤国梨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与无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