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58:54
春色浑宜著面风,尊前沦落与谁同。
流莺自唤江南好,病马曾嘶冀北空。
城雪撩残头上白,山花偷学袖边红。
生公石上归来后,闲里光阴属钓翁。
春天的色彩在温暖的风中显得格外宜人,酒杯前我孤独地饮酒,身边却无人陪伴。流莺在花间叫唤,赞美江南的美好,病马在冀北的空旷之地嘶鸣。城里的雪花轻轻飘落在我已白发的头上,山中的花朵则偷偷模仿我袖子上的红色。等我从生公的石头上归来后,悠闲的时光将属于我这个钓鱼的老翁。
钱陆灿,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往往透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春晴易农同作》创作于春季,诗人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感受到孤独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表达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篇以“春色浑宜著面风”引入,描绘了春风拂面的温暖,给人以愉悦的感觉。然而,随即转入“尊前沦落与谁同”,诗人突然从美好的春色中抽离,表达出孤独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诗人以“流莺自唤江南好”引入自然的声音,流莺的鸣叫似乎在赞美江南的美丽,而“病马曾嘶冀北空”则暗示着一种无奈与困境,形成了春与冬、喜悦与孤独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后面两句“城雪撩残头上白,山花偷学袖边红”,通过视觉意象描绘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城市的寒冷与自然的温暖交织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结尾“生公石上归来后,闲里光阴属钓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期望能够在悠闲中度过余生。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深刻表达了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春天的美丽同时,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与人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春晴易农同作》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钱陆灿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流莺自唤江南好”中“江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
诗人通过“病马曾嘶冀北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希望
D. 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