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晴过江氏园三章 其二》

时间: 2025-04-22 11:05:03

诗句

虚堂宜空谷,何以多好兰?

交叶良葳蕤,结花况复繁。

众嫭环屏风,梳栉无同鬟。

随其向背陈,不厌周匝看。

四壁澹摇绿,当槛疑有山。

微风过吾袂,空响生琅玕。

悄然顾横席,琴弦润方安。

惜无中散嵇,取我胸怀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05:03

原文展示:

虚堂宜空谷,何以多好兰?
交叶良葳蕤,结花况复繁。
众嫭环屏风,梳栉无同鬟。
随其向背陈,不厌周匝看。
四壁澹摇绿,当槛疑有山。
微风过吾袂,空响生琅玕。
悄然顾横席,琴弦润方安。
惜无中散嵇,取我胸怀弹。

白话文翻译:

这空旷的堂室适合置身于幽静的谷地,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兰花来装饰?交错的叶子如同美好的蔓草,繁茂的花朵更是层层叠叠。众多的妆饰环绕着屏风,梳理头发的方式各不相同。随着方位的不同而摆放,令人不厌倦地环顾四周。四壁轻摇着绿色,站在栏杆边似乎可以看到远山。微风拂过我的衣袖,空旷的声响宛如琅琊的美音。静静地回望那张横放的席子,琴弦在手中轻轻润滑。可惜没有那种洒脱的散曲,无法将我心中的情感弹奏出来。

注释:

  • 虚堂:空旷的堂屋。
  • :适合。
  • :兰花,象征高雅。
  • 交叶:交错的叶子。
  • :妆饰、装饰。
  • 随其向背陈:根据方位的不同而陈列。
  • 澹摇绿:轻轻摇曳的绿色。
  • 琅玕:美玉的声音。
  • 横席:横放的席子,暗指琴席。
  • 散嵇:散曲,指一种音乐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50—约1717),字景华,号静山,清代诗人,以诗词、散文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常反映个人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春晴过江氏园三章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细腻思考。诗中通过“虚堂”、“空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氛围,似乎在引导读者走进一个宁静的春日园林。诗人对兰花的提及,既是对美的追求,也是对繁华事物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在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上,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交叶良葳蕤”、“众嫭环屏风”,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荣。“微风过吾袂,空响生琅玕”一句,更是将微风与琴声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美妙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的敏感和热爱。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虽身处美好的自然中,却对内心的情感有所渴望,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虚堂宜空谷:意指空荡荡的堂屋更适合坐落于幽谷之中,暗示一种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2. 何以多好兰:质问为何要用那么多兰花装饰,表现出对繁华的疑惑。
  3. 交叶良葳蕤:描绘春日交错的蔓草和繁盛的花朵,展现自然的美丽。
  4. 众嫭环屏风:众多的装饰围绕着屏风,表现出一种生活的丰富性。
  5. 随其向背陈:根据不同的方向来陈列,表现出一种随意而自然的状态。
  6. 不厌周匝看:对四周的景物不厌其烦地观察,体现出细腻的观察力。
  7. 四壁澹摇绿:四周的绿色轻轻摇曳,暗示春天的生机。
  8. 当槛疑有山:站在栏杆边似乎可以看到远山,形成一种幽远的意境。
  9. 微风过吾袂:微风拂过衣袖,象征着自然的抚慰。
  10. 空响生琅玕:空旷的环境中响起似琅琊的美音,表达一种音乐的美感。
  11. 悄然顾横席:静静地看向横放的席子,暗示内心的宁静。
  12. 琴弦润方安:琴弦在手中润滑,象征着对音乐的渴望和追求。
  13. 惜无中散嵇:可惜没有洒脱的散曲来表达心中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微风过吾袂,空响生琅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虚堂: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空灵。
  2. :象征高雅与追求美的情感。
  3. 微风:象征自然的抚慰与生命的流动。
  4. 琴弦:象征音乐与内心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虚堂”是指什么? A) 热闹的市集
    B) 空旷的堂屋
    C) 繁华的花园

  2. 诗人对兰花的态度是? A) 非常喜欢
    B) 怀疑其必要性
    C) 完全无视

  3. “微风过吾袂”中“吾袂”指的是什么? A) 我的衣袖
    B) 我的手
    C) 我的心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春望》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悲痛,而《春晴过江氏园三章 其二》则流露出一种宁静与对美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燮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集》

相关查询

成都教授史君 王处士挽诗 袁参政 其二 何府君 其二 王宝谟 其三 李参政 次韵王常博题赠江陵乐德佐 其一 和胡秘书 和范少才 其三 舟至合江度周卿以诗相迓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充诎 凵字底的字 不知利害 屠刎 欲速反迟 病结尾的成语 牵引附会 带走的字有哪些?带走的汉字大全及详细解析 毫厘不爽 韋字旁的字 一分为二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攻瑕指失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黹字旁的字 包含榇的词语有哪些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包含解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