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 其三 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不果行,用来韵答之》

时间: 2025-07-30 06:11:31

诗句

小叶碧玲珑。

十二栏干护几重。

不是不知春已去,随风。

且向枝头逞艳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11:31

原文展示:

南乡子 其三
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不果行,用来韵答之
作者: 顾太清 〔清代〕

小叶碧玲珑。
十二栏干护几重。
不是不知春已去,随风。
且向枝头逞艳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小叶的海棠花碧绿而玲珑,
十二根栏杆护着几重的花影。
不是我不知道春天已经离去,随风而去,
可是我仍想在枝头上展现艳丽的红花。

注释:

  • 小叶碧玲珑: 小叶的海棠花色彩鲜绿,形态玲珑。
  • 十二栏干: 指的是庙宇的栏杆,形状和数量的描绘。
  • 不是不知春已去: 表达了诗人虽然明白春天已经过去的事实。
  • 且向枝头逞艳红: 诗人希望在春天已逝的情况下,仍然能展现花朵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太清,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内心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诗人在游览三官庙时,看到美丽的海棠花,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但仍对花的美丽感到留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 其三》通过对海棠花的细致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首句“小叶碧玲珑”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勾勒出海棠花的生动形象,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接着“十二栏干护几重”,则用空间的层次感增强了场景的立体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三官庙的环境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不是不知春已去,随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已逝的无奈和惆怅,尽管心中明白春天已经离去,然而内心的渴望和对美的追求依然存在。最后一句“且向枝头逞艳红”则展现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尽管春光已逝,但诗人仍然希望在此时此刻展现出自己的美丽与生机。这种对美的执着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叶碧玲珑: 描述海棠花的细小叶片,展现出清新、精致的特点。
  2. 十二栏干护几重: 通过栏杆的描写,营造出庙宇的氛围,也暗示了花的娇嫩和需要保护。
  3. 不是不知春已去,随风: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失落,流露出一丝无奈。
  4. 且向枝头逞艳红: 这句则是诗人对生命与美的坚持,尽管春天已去,依然要展现自我。

修辞手法:

  • 比喻: “小叶碧玲珑”将海棠花比作精致的艺术品。
  • 拟人: “随风”赋予春天离去以生命的特性。
  • 对仗: 诗中栏杆和枝头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 象征着美丽与短暂的生命。
  • 春天: 代表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又容易流逝。
  • 栏杆: 象征着保护与隔离,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叶碧玲珑”中的“小叶”指的是什么?

    • A. 树叶
    • B. 海棠花
    • C. 茶叶
  2. 诗中提到的“十二栏干”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河流
    • B. 庙宇的环境
    • C. 花瓣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留恋与感慨
    •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 同样描写春天的主题,但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
  • 李白的《月下独酌》: 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对孤独的感慨,虽然主题不同,但都渗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的美学》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十美图 其四 题十美图 其三 题十美图 其二 题十美图 其一 蓬心王丈为绘阻风图叠韵奉酬 峡口听雨 题李畏吾乌岩图 题王蓬心前辈司马诗卷 舟中探珠子赠陈独庵 自吴季明饮归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炮划子 一梦华胥 吹鼓手 米字旁的字 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包含咆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留笺 包含盘的成语 歹字旁的字 积本求原 鼠字旁的字 背腹受敌 万古不朽 丽水 鸳鸯帐 揪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