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1:05
万壑递层阴,光分一径深。
草丛留宿雨,云破见归禽。
奇石呈幽赏,鸣泉怀好音。
林端清籁发,适伴越人吟。
在千山万壑之间,层层阴影叠加,阳光透过树梢洒下一条深邃的小径。草丛中留有夜雨的痕迹,云层散开时可见归来的鸟儿。奇特的石头展现出幽静的美感,潺潺的泉水带来悦耳的声响。在树林的边缘,清脆的竹笛声响起,恰好伴随着越人吟唱的诗歌。
王敔,字子扬,号松隐,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月山中即事》创作于春季二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置身于山中,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借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热爱与感悟。开头的“万壑递层阴”描绘出山谷间的阴影,给人一种幽深静谧的感觉,接下来的“光分一径深”则通过阳光的照射,展现出自然光影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阴影与光亮的交替,不仅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也象征着生活中光明与阴暗的交错。
接着,诗人描绘了草丛中的雨水和归来的鸟儿,“草丛留宿雨,云破见归禽”,展现出春雨过后,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奇石与鸣泉之间找到了美的享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细腻感知的能力。最后,清脆的竹笛声与越人的吟唱相伴,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高雅的审美情趣,是清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体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诗中“万壑递层阴”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明亮的阳光
B. 阴暗的山谷
C. 繁忙的人群
D. 枯燥的沙漠
“草丛留宿雨”中,雨水象征着什么?
A. 灭亡
B. 生机
C. 绝望
D. 悲伤
诗中提到的“越人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乐器
C. 一种人
D. 一种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