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12:51
原文展示:
破榴
蜂壳盈盈万颗珠,
润于玛瑙浸冰壶。
吟心先自清如水,
嚼了寒霜骨更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美丽而清新的场景:蜂壳上闪烁着无数的珠子,仿佛是玛瑙在冰壶中浸润一般。诗人的吟唱之心早已如清水般明澈,咀嚼了寒霜的滋味后,身体愈显得纤瘦。
注释:
- 蜂壳:指蜂蜜的外壳,形象地描绘了蜂蜜的透明与美丽。
- 盈盈:形容数量多而且晶莹透亮。
- 玛瑙:一种美丽的宝石,象征着珍贵与清澈。
- 冰壶:形象地提到盛水的器具,传达出清凉的感觉。
- 吟心:指诗人的心境与情感。
- 寒霜:指秋冬时节的霜冻,象征着冷清与凋零。
- 臞:意思是瘦弱、纤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活跃于文学创作,尤其以诗词见长。施枢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表达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破榴》写于施枢在一个清冷的季节,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反思,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破榴》以清新流畅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蜂壳上的珠子与玛瑙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富有灵性的意境。诗中透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内心清澈的追求。诗人通过“吟心先自清如水”的表达,表明了自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清澈。最后一句“嚼了寒霜骨更臞”,不仅传达出对寒冷季节的感受,更隐含着对生命的脆弱、对存在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令人深思,充满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蜂壳盈盈万颗珠:形象地表现了蜂壳上反射出的光辉,突出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 润于玛瑙浸冰壶:将蜂壳的美与玛瑙相提并论,暗示着一种珍贵与清凉的感觉。
- 吟心先自清如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澈与明朗,意在说明内心世界的纯净。
- 嚼了寒霜骨更臞:透过寒霜的体验,展现出一种对生命脆弱的感悟,合乎自然规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蜂壳比作玛瑙,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如蜂壳、玛瑙与寒霜,构建出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探讨了内心的清澈与生命的脆弱,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蜂壳: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自然的美丽。
- 玛瑙:代表着珍贵与纯净,寓意内心的清澈。
- 寒霜: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季节的变迁,折射出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蜂壳”象征什么?
-
诗人认为内心应如什么?
-
诗中“嚼了寒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命的珍惜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生命脆弱的思考
- D. 对友谊的渴望
答案:
- C. 美丽
- A. 清水
- C. 对生命脆弱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破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但施枢更侧重内心的清澈,而王维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不同,值得深入对比与分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