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白鹭》

时间: 2025-05-04 10:46:58

诗句

清江濯濯生菰蒲,一双白鹭雪不如。

轻烟细雨不肯去,潮来正有浮阳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6:58

原文展示

清江濯濯生菰蒲,一双白鹭雪不如。
轻烟细雨不肯去,潮来正有浮阳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澈的江水中生长的芦苇与蒲草,水面上有一对白鹭,白得如雪。轻烟和细雨不愿离去,潮水上涨时,正好有浮游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映现出鱼儿的身影。

注释

  • 清江:清澈的江水。
  • 濯濯:形容水面清澈,波光粼粼的样子。
  • 菰蒲:水生植物,常见于江河湖泊。
  • 一双白鹭:指两只白色的鹭鸟,鹭鸟的羽毛洁白如雪。
  • 轻烟细雨:轻柔的烟雾和细小的雨滴,形容天气的宁静。
  • 潮来正有浮阳鱼:潮水上涨的时候,水面上正有阳光照射,鱼儿在水中游动。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辽,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受当时文人文化影响,注重自然景观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可能受到自然美的感染,表达了对江河湖泊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白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清幽的自然画卷。开头两句“清江濯濯生菰蒲,一双白鹭雪不如”用清澈的江水和水边的白鹭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江水的透明与白鹭的洁白。白鹭作为自然的象征,给人以宁静与和谐的感受。接下来的“轻烟细雨不肯去”,则渲染了一个清幽静谧的氛围,轻烟细雨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最后一句“潮来正有浮阳鱼”,则将画面带入了动态的生活场景,潮水的涨落、阳光的照耀以及水中游动的鱼儿,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的自然图景。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江濯濯生菰蒲:描绘了江水的清澈以及水边植物的生机,突出了自然的美好。
  • 一双白鹭雪不如:用“雪”来形容白鹭的洁白,展现了白鹭的姿态与色彩之美。
  • 轻烟细雨不肯去:渲染了宁静的氛围,轻烟和细雨似乎在此刻凝驻,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 潮来正有浮阳鱼:动态的描绘,展示了潮水与阳光下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鹭比作雪,突出了其洁白无瑕。
  • 拟人:轻烟细雨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一种不愿离去的状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江:象征纯洁与宁静。
  • 白鹭:象征优雅与自由。
  • 轻烟细雨:象征温柔与恬静。
  • 浮阳鱼: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富饶。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面,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水生植物是哪一种?

    • A) 荷花
    • B) 菰蒲
    • C) 芦苇
  2.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 A) 白鸽
    • B) 白鹭
    • C) 燕子
  3. 诗中“轻烟细雨不肯去”中的“轻烟”指的是什么?

    • A) 烟雾
    • B) 清风
    • C) 细雨

答案

  1. B) 菰蒲
  2. B) 白鹭
  3. A) 烟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渔舟唱晚》 - 徐渭

诗词对比

  • 比较沈辽的《白鹭》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沈辽更侧重于水的描写和动感,而王维则强调山的静谧与深远。这种对比展现了两位诗人在自然题材上的不同视角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大辞典》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诉衷情 九日后作 玉炉三涧雪 暮景 清心镜 金莲出玉花 法门寺李生求 金莲出玉花 自述 忍辱仙人 西江月(寿游侍郎) 九日同沈绎堂罗振彝王仲昭吴志伊陈椒峰登善果寺毗卢阁 蝶恋花 咏蝶 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根牙盘错 惷愚 鱼字旁的字 额珠 鬼字旁的字 恤孤念苦 改玉改行 蝎唇 包含颢的词语有哪些 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以汤沃雪 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矢口猖言 画知 感慕缠怀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