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1:46
与谢三学士
欧阳修
寻芳长恨见花迟,
岂意看花独后期。
试藉落英聊共醉,
为怜残萼更攀枝。
清香肯以无人减,
幽艳惟应有蝶知。
开谢两堪成怅望,
伤春不到柳丝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花期迟来的无奈和伤感。诗人渴望欣赏花朵,却常常发现花开得太晚。于是他试图借着落花来共饮一杯,怜惜那些已经凋零的花瓣,仍想去攀附枝头。花的清香不会因为无人欣赏而减弱,只有蝴蝶才会知道花的幽美。花开的时节与凋谢的时节都让人感到惆怅,春天的到来却总是迟迟不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柳丝”常常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柔美,而“花”则象征着青春和美好的事物。诗人通过对花的追思,表达出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欧阳修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感悟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思考时期。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思念以及对花期的无奈,反映了他在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涯中的复杂情感。
《与谢三学士》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结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的短暂。起首即以“寻芳长恨见花迟”表达了对花期的期待和遗憾,接着通过对落英的描摹,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清香肯以无人减,幽艳惟应有蝶知”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无论是否有人欣赏,美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最后,诗人以“伤春不到柳丝时”总结,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形成了对比,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的开与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的感慨,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命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欧阳修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柳丝”主要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诗人对花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渴望与惋惜
C. 喜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