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4:44
遥听洛城锺,独渡伊川水。
绿树郁参差,行人去无已。
因高望京邑,驱马沿山趾。
落日乱峰多,龙门何处是。
我遥远地听到洛城的钟声,独自一人渡过伊川的水面。
绿树郁郁葱葱,参差不齐,路上的行人似乎没有尽头。
我因登高而远望京城,驱马沿着山的边缘行进。
落日映照下,山峰显得错综复杂,龙门到底在何处呢?
“龙门”典故源于历史上著名的龙门山,传说中龙门是龙的化身,古人常用“龙门”来象征成功或高升。诗中的“龙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追求理想和前途的象征。
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诗、文、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欧阳修晚年,表达了他对故乡洛阳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借景抒情,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美好景色的眷恋。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情怀。开篇以“遥听洛城锺”引入,轻松地营造出一种远方思乡的氛围。接着,诗人独自渡过伊川,描绘出河水的宁静和孤独感。绿树郁郁葱葱,行人来去匆匆,似乎在表达对过往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因高望京邑”一句,诗人因登高而远望京城,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期盼与思念。随后的描写中,落日映照着错综的山峰,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最后一句“龙门何处是”,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象征着追求理想和人生目标的无尽探索。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美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欧阳修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洛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龙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