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0:58
《强氏母》 作者: 杨维桢〔元代〕
强氏母,毗陵人,年已八十又一春。
强家郎,未七旬,五十入官教邑民,
六十转官在邻郡。大府婉画方咨询,
守将急移檄,候吏持在门。
强家郎,捧檄告母,母欣欣,
一笑还一嚬,庭前大树风不停,
孝子惜阴寸寸勤。
强家郎,养母素不贫。
食有祝鲠,寝有五色裀,
其肯贪天之禄,一日离其亲?
年未及致事,辞檄奉晨曛。
中书重尔天性真,
驰文笺天天不嗔,
赐尔孝子七品秩,
罪衣姶妠青丝纶。
强氏母,随牒封邑君。
一阳复,为生辰,
邑官里老走侁侁。
上堂与母千百寿,
烹羊炮豕罗鲑珍。
强家母,抱牒谢天恩。
强家郎,百拜百舞称雷尊。
日日起居太夫人,
项间寿带日见双绦文,
眼前离立五世之儿子。
强家母,寿儿匹,
荣无伦。
强氏的母亲是毗陵人,已经八十多岁了。
强家的儿子还未满七十,五十岁时就入官教导乡民,
六十岁时调任邻近的郡。大府婉画正在咨询,
守将急忙发送文书,候吏在门口等候。
强家郎捧着文书告诉母亲,母亲欣喜,
一笑又一皱眉,庭前的大树在风中不停摇曳,
孝子珍惜荫凉,寸寸尽心竭力。
强家郎,养母并不贫困。
饮食有祝鲠,睡觉有五色裀,
他怎会贪图天上的俸禄,一日离开亲人?
年纪尚小,辞去公文奉晨曦。
中书重视你的天性真,
驰文笺天天不嗔,
赐予孝子七品的官职,
罪衣被青丝的纶巾所缠绕。
强氏母,随文书到邑君那里。
一阳复,是为她的生辰,
邑官们老年人们陆续到来。
在堂上祝母亲千百岁,
烹羊、炮猪、罗鲑珍等美味齐备。
强家母,抱着文书感谢天恩。
强家郎,百拜百舞称颂如雷。
日日与太夫人起居,
项间的寿带日渐显现双绦文,
眼前站着五世之孙。
强家母,儿子同寿,
荣华无比。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用之,号天池,元代诗人,擅长古诗,尤以咏物、咏情见长。他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强氏母》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的重视以及人们对母亲的敬仰之情。此诗描写了强家郎为母亲庆祝生辰的情景,展现了浓厚的家庭伦理。
《强氏母》是一首充满孝道与亲情的古诗,诗中通过对强家郎和其母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强家郎的官职升迁及其与母亲的互动,表现出强家郎的孝顺与对母亲的关爱。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为母亲庆祝生辰的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喜庆的气氛。
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强家郎的孝道精神,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的崇尚。诗中频繁使用的自然意象,如“庭前大树风不停”,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也象征着长寿与生命的延续。
语言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使整首诗更具韵律感和美感。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使得诗歌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总之,《强氏母》不仅是一首描写孝道的诗作,更是对母子情深的真切表达,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家庭伦理。
强氏母,毗陵人,年已八十又一春。
强家郎,未七旬,五十入官教邑民,
六十转官在邻郡。
大府婉画方咨询,守将急移檄,候吏持在门。
强家郎,捧檄告母,母欣欣,
一笑还一嚬,庭前大树风不停,
孝子惜阴寸寸勤。
强家郎,养母素不贫。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孝道展开,强调了家庭伦理和对母亲的尊重与爱护。通过描写强家郎对母亲的关心和为其庆祝生辰的盛大场面,展现了对母爱的崇高敬意。
《强氏母》的作者是谁?
强家郎在五十岁时做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祝鲠”是什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