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1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19:51
霜晓无轻飔,长淮净如眼。
招携南山游,老子兴不浅。
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
中流鼓素楫,鲂鱮欻惊跳。
禅叟延游客,匆匆问行色。
千里远京关,浮骖去安适。
长啸指沧浪,濯缨湔我裳。
朱门曳裾地,槐柳自成行。
多年困靴板,未立中人产。
沈痼迫衰迟,求田咄何晚。
神丸傥驻延,投此寄馀年。
凿室邻杨氏,然薪系太玄。
在霜冷的清晨,空气中没有丝毫风,长江的水面如同清澈的眼睛一般明净。我邀请你一同游览南山,心中兴致颇为浓厚。我不想走那千步桥,而是乘船轻轻划过水面。在水中央我鼓动着白色的桨,惊起了水中的鱼。禅师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匆忙地询问他们的行程。即便千里之外的京城,我也愿意安稳地前去。长啸指向那无边的海浪,洗净我的衣裳。朱门前我轻轻摆动我的衣袖,槐树和柳树自然成行。多年困于靴中,未能实现中人的理想。沉沉的病痛迫使我衰老,耕田的理想为何如此迟缓。希望能在此寄居余年,凿室邻近杨家,烧火的柴薪连接着太极深奥的道理。
作者介绍:贺铸,字方回,号秋水,宋代词人,出生于南宋时期,晚年生活在宁国。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贺铸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释怀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诗中描绘的南山游历,既是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霜晨南山的清新与宁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开篇的“霜晓无轻飔,长淮净如眼”,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冷而宁静的世界。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与友人游览南山的渴望,强调了心中浓厚的兴致。
在对游览过程的描述中,诗人选用“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展现了他对传统游览方式的超越,更倾向于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此时,水中跃起的鱼以及禅师的询问,象征着生活的繁忙与无常,进一步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一种平和与释然,诗人通过游山玩水的描写,表达了对人世间纷扰的超脱。最后的“凿室邻杨氏,然薪系太玄”,不仅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也暗示了对道教哲学的向往,反映出他在岁月沉淀中对自我修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千步桥”象征什么?
A. 传统的游玩方式
B. 诗人的理想生活
C. 一条很长的路
“禅叟延游客”中的“延”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A. 招待
B. 拒绝
C. 邀请
诗人希望在晚年寄居的地方是?
A. 朱门
B. 杨氏邻居
C. 南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