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1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19:19
失题二首 其一
东道烟霜信使稀,
步看流水念荆扉。
殊方蹈事多疑畏,
衰世为人有是非。
同病尚闻河上曲,
违时终弃汉阴机。
吾生志业存风雅,
勉事删修力自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东道上烟雾弥漫、霜冻稀少,信使的到来愈发稀少。走在流水旁,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荆轲的门。身处不同的地方,做事时常充满疑虑和畏惧。在这个衰败的时代,人们总是有是非之争。即使同病相怜,仍能听到河边的乐曲;然而,时代的变迁,终究会抛弃汉朝的阴谋。我生来志向高远,追求风雅,即便力量微薄,也要努力修身养性。
黄渊耀,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典雅、沉稳见长。
“失题二首”是黄渊耀在某个旅途中的感悟,反映了他在动荡世事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烟霜弥漫的旅途中,诗人感受到孤独,同时又引发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诗中提到的“河上曲”与“汉阴机”,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下社会的批判。诗人感慨身处衰败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是非纷争让人感到无奈。然而,尽管面临种种困境,诗人依然坚守风雅之志,努力修身,以微薄的力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给人以鼓舞,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追求,彰显了他对理想的坚持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清醒而又坚定的生命态度。
诗中提到的“荆扉”象征什么?
A. 乡愁
B. 英雄壮志
C. 生活的困境
D. 时代的变迁
“东道烟霜”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旅途
C. 繁华的都市
D. 宁静的乡村
黄渊耀的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和杜甫的《春望》表现了相似的情感,都在动荡的时代中感受到无力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