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3:3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31:45
豆叶黄
作者:吕岩(唐代)
二月江南山水路,
李花零落春无主。
一个鱼儿无觅处,
风和雨,玉龙生甲归天去。
在二月的江南,山水间的道路上,
李花已经凋零,春天似乎没有了主宰。
在这寂静的场景中,鱼儿不知该往何处去,
风雨交加,仿佛那玉龙也脱离了人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李花”在古代诗歌中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繁荣,而“玉龙”则可以理解为高洁的象征,可能指代有威严和力量的事物。
作者介绍:
吕岩,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豆叶黄》写于春天,正值江南春暖花开的时节,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豆叶黄》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古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和短暂。首句“二月江南山水路”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令人感受到春季的温暖和生机。随着“李花零落春无主”的出现,诗人表达出春天的无情与流逝,李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这种失落感在整个诗中弥漫。
在情感的流露上,诗人以“一个鱼儿无觅处”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茫然,鱼儿在春水中游弋,但却不知道何处是归宿,正如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感到迷失。最后一句“风和雨,玉龙生甲归天去”更是将诗歌推向高潮,风雨的交错不仅是自然的现象,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玉龙”则是一种理想与美好,最终归于沉寂,令人感到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变化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展现了人对时间无常的反思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李花”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美好
C. 秋天的萧瑟
“一个鱼儿无觅处”中的“鱼儿”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自由
B. 人的迷茫
C. 时间的流逝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