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6:31
《南乡子(宁都登楼)》
作者:杨泽民 〔宋代〕
乘月上高楼。一片清光浩莫收。
帘卷好风知客意,飕飕。
山自纵横水自流。
却绕古城头。
尘事匆匆得少休。
遥送征鸿千里外,明眸。
消尽人间万种愁。
在月光下登上高楼,
一片清亮的光辉无法收回。
帘子卷起,微风似乎懂得客人的心意,轻轻地吹来。
山川自有纵横,水流依旧奔涌。
这景象环绕着古老的城头。
世间琐事匆匆而过,难得片刻安宁。
远远送走鸿雁,飞向千里之外,
明亮的眼眸,仿佛消除了人间的万种愁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泽民,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情感,风格清新淡雅,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宁都的高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尘世烦恼的超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南乡子(宁都登楼)》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全诗以高楼为起点,通过月光、微风、山水等意象,构建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更通过这些景色反映了内心的感受。
“乘月上高楼,一片清光浩莫收”,开篇即刻引人入胜,月光洒落在高楼之上,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随后,诗人通过“帘卷好风知客意,飕飕”展现了微风的亲切,仿佛在诉说着诗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
随着诗句的深入,“山自纵横水自流”描绘了自然的恒久与变化,暗喻人生的无常与流动。诗人将古城的轮廓与世俗的喧嚣相对比,表现出对繁杂尘事的无奈与厌倦。最后,通过“遥送征鸿千里外,明眸”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豁达与释然。
整首词以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烦扰的超脱,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泽民
c) 杜甫
诗中“帘卷好风知客意”中的“客意”指的是什么?
a) 客人的心情
b) 诗人的愿望
c) 风的方向
诗中提到的“征鸿”象征着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自由与放飞
c) 归乡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南乡子》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人世烦恼的超脱,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为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美与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和鉴赏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