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1:54
北山园山石形势卖盗夜半择其尤者窃去累日怀
作者: 刘学箕 〔宋代〕
我志向不求利益,只愿在壮年时享受山林的荣光。种树时水流淌,开凿池塘有中洲。堤坝平坦水流四溢,小径缭绕竹林修整。梅园夜月如乱,松林晨风飘摇。景色虽浅显,但我渴望更深的岩壑幽境。叠石像奇珍异品,身处其中与友共游。磊落的石块质朴伟岸,镶嵌空中如神仙雕刻。庐阜山上我曾得意,巫峰中我常常求索。常想云气轻吐,遂觉烟雾浮沉。日间拄杖而乐,怀中吟唱无休。可一朝失警巡逻,赤眉人心生盗念。夜半他们悄然离去,公然跟随狗偷盗。检视被盗之物,峭壁上取走最为珍贵。此情实在难以忍耐,发誓追踪究竟。尽管耳边风声响起,形势却难以搜寻。唉,世道如此衰落,士人不再修身齐家。贼人窃取琼瑶,甘愿随波逐流。不再念及沉溺所习,意为古代贤哲感到羞愧。如今我理智自知,心态随意任去留。即使失去锅碗也不在乎,墙壁归来仍然寄望收获。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其对人心的影响。他的诗风清新质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动荡的年代,诗人目睹社会风气的败坏,尤其是盗贼横行,士人道德沦丧的现象,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
这首诗以山水田园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开篇描绘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状态,种树、修水、修竹、吟唱,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田园生活。然而,随着诗情的转折,诗人将目光投向社会现实,暴露出贼盗横行的黑暗,形成强烈的对比。
夜半盗贼的入侵象征着社会道德的崩溃,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通过对比的手法得以体现。尽管诗人希望追寻真理与美好的生活,但面对现实的无情,他感到无力与绝望,最终选择了随心所欲,放下对物质的执念,表达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心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抒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现状的失望,以及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体现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