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

时间: 2025-04-30 13:11:55

诗句

山中有至乐,静者得其意。

所以入山人,同来不同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1:55

原文展示:

山中有至乐,静者得其意。所以入山人,同来不同味。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有至高无上的乐趣,只有静心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谛。因此,进入山中的人,虽然同在一处,但感受却各不相同。

注释:

  • 至乐:极致的快乐或乐趣。
  • 静者:指内心宁静、专注的人。
  • 入山人:进入山中游玩或隐居的人。
  • 不同味:不同的感受与体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安静的山林环境,诗人可能是在游山玩水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乐趣,并由此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山中》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在自然中获得快乐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以“山中有至乐”引入,直接点明了山中所蕴含的快乐,这种快乐并非外在的喧嚣,而是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接着,诗人强调了“静者得其意”,这提醒我们,要真正感受到山中的乐趣,必须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最后一句“所以入山人,同来不同味”,则是对不同体验的概括,说明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不同的人因心境不同而感受截然不同。这种对内心感受的强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引发读者对自我内心的反思,传达了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中有至乐”:指出山中蕴藏着极高的快乐,暗示自然的独特魅力。
  2. “静者得其意”:强调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意义,体现出一种心灵的契合。
  3. “所以入山人”:引入一类人,即那些追求山中乐趣的人。
  4. “同来不同味”:总结观点,说明即使身处同一环境,由于心态不同,体验也会不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隐喻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不同的心态会影响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平和的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自然的象征,代表宁静与沉思。
  • :快乐的象征,指向内心的满足与愉悦。
  • :内心的平和,强调心态对感受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山
    • B. 水
    • C. 风
    • D. 云
  2. “静者得其意”中的“静者”指的是?

    • A. 外向的人
    • B. 内心宁静的人
    • C. 爱喧闹的人
    • D. 只看风景的人
  3. 诗中“同来不同味”的意思是什么?

    • A.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来历
    • B. 每个人的体验与感受不同
    • C. 每个人都爱吃不同的食物
    • D. 每个人都不喜欢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和抒发情感,而姜特立的《山中》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即事四首 秋日晚晴 张德夫园亭八咏·可莹 用前韵答李提干 春日有感 冬日书怀四首 春兴二首 劝农道场山 和游尧臣出郊二首 林临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滑熘 相基 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赂谢 匕首投枪 金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行思坐想 十风五雨 争前恐后 征见 凿结尾的成语 月字旁的字 分甘同苦 同命运共呼吸 生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