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40
逃愁
作者:刘克庄
年饥未可倾家酿,
昼短真当秉烛游。
中国醉乡隔万里,
岂无寸地可逃愁。
这首诗的意思是:今年的饥荒还没能让家里的酒倾倒,白天短暂,确实该点上蜡烛游玩了。中国的醉乡与我相隔万里,难道就没有一寸土地可以让我逃避忧愁吗?
刘克庄,字季高,号天池,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婉约。他的诗作多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创作,带有强烈的时代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饥荒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逃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饥荒和短暂白昼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无奈和对快乐时光的渴望。开头两句以饥荒和夜游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生活困境的反思。饥荒让人无奈,却也激发了人们在夜晚追求欢乐的欲望。
诗中的“醉乡”与“寸地”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理想的快乐生活,后者则代表现实的狭隘与无奈。诗人感叹虽然与醉乡相隔万里,但内心的忧愁难以逃避,显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细腻,透过“蜡烛”、“酒”和“饥荒”等元素,诗人展现了一种强烈的生存意识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艰难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凸显了在困境中仍要追求欢乐的积极态度。
诗中提到的“年饥”指的是什么?
A. 生活富裕
B. 今年的饥荒
C. 饮酒作乐
“秉烛游”中的“秉”是什么意思?
A. 关闭
B. 点燃
C. 拿着
可以将刘克庄的《逃愁》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更多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而后者则展现出一种豪放积极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