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6
张乔的《懊憹诗和彭孟阳三首 其二》
每忆双栖畏影单,
迫人霜月五更寒。
若为别去终成梦,
祇是情深易作澜。
香艳乞怜心冷尽,
繁华骄宠意销残。
愁来欲采忘忧草,
不佩时难佩亦难。
每当回忆起双栖的幸福,便畏惧那孤单的影子,
在霜冷的月色下,五更时分格外寒冷。
若说离别终究成梦,
那只是因为情深容易引起波澜。
香艳的事物求怜悯,心中却已冷淡无比,
繁华的骄宠之下,心意也渐渐消散。
愁苦来临时想要采撷忘忧草,
但在这个时节,无论佩戴与否都显得十分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乔是明代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感情细腻、意境深远著称。生平较为少见的具体资料,但他在诗歌中展示了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张乔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感受,展现了人们在情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懊憹诗和彭孟阳三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孤独的恐惧。诗人运用“每忆双栖畏影单”的开头,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怀旧与孤独交织的情境。霜月之寒,象征着内心的凄凉与失落,而“情深易作澜”则揭示了深厚感情下的脆弱与动荡,使人对爱情的波折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比和反转,前半部分聚焦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这种情感的递进,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与人心的变化,深刻而又动人。结尾的“愁来欲采忘忧草”展现了人们对解除烦恼的渴望,但无奈又无法实现,强化了诗中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深深的怀念与孤独的恐惧,展现了情感的脆弱与生活的无奈,透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美好过往的留恋与当下烦恼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霜月”象征什么?
A. 温暖的季节
B. 寒冷与孤独
C. 春天的生机
D. 甜蜜的回忆
“双栖”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夫妻或恋人
C. 旅行的景象
D. 友谊的关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