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阅虎丘志》

时间: 2025-05-05 20:06:30

诗句

披图览记兴犹狂,卧里看山足徜徉。

说法石依檀板促,冶游人乱塔灯光。

鱼从小港听歌出,花近孤坟作意香。

谁向色空曾得悟,生公台畔葬真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06:30

原文展示

阅虎丘志
作者:张乔 〔明代〕

披图览记兴犹狂,
卧里看山足徜徉。
说法石依檀板促,
冶游人乱塔灯光。
鱼从小港听歌出,
花近孤坟作意香。
谁向色空曾得悟,
生公台畔葬真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虎丘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欣赏山水景致、回忆往事,表达了一种陶醉和思索的心情。在虎丘的美景中,诗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最终引发对生命和真理的探讨。

注释

  • 披图:翻阅图画,指游览时观看风景。
  • 卧里:在卧室里,表示一种放松的状态。
  • 说法石:指虎丘上的一块石头,传说为罗汉讲法之处。
  • 冶游人:指游览虎丘的游客。
  • 灯光:指夜晚游览时,塔楼上的灯光。
  • 色空:可能是指色与空的哲学辩证,涉及禅宗思想。
  • 生公台:指生公台,是虎丘的一处风景名胜,纪念一位高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乔,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人生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游览虎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对山水的向往。

诗歌鉴赏

《阅虎丘志》是一首充满灵动与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游览虎丘的过程中,借景抒情,探讨生命的意义与真理的追寻。开篇“披图览记兴犹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沉醉,表现出一种狂热的探索精神。接着“卧里看山足徜徉”则转入一种静谧的思考状态,体现了诗人在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沉思与向往。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说法石”和“冶游人”的描写,将人文与自然结合了起来,展现了虎丘的历史厚重与现代游人的热闹。最后的“谁向色空曾得悟,生公台畔葬真娘”则是诗歌的哲学核心,诗人在此反思生命的意义与真理的追寻,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真理的渴望。整首诗在自然和哲理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披图览记兴犹狂:诗人游览虎丘,沉浸于自然之美,兴致高昂。
  • 卧里看山足徜徉:在静谧中,诗人又能在心中游览山水,体现心境的自由。
  • 说法石依檀板促:提到历史遗迹,增添人文气息。
  • 冶游人乱塔灯光:描绘夜晚游人如织,灯光璀璨的景象,表现热闹的氛围。
  • 鱼从小港听歌出:描绘自然生动的场景,增添诗的灵动感。
  • 花近孤坟作意香:花香扑鼻,象征生命和爱的追忆。
  • 谁向色空曾得悟:哲学的思考,探讨生命的真谛。
  • 生公台畔葬真娘:结尾回归现实,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起伏。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诗意更加丰富。
  • 对仗:整齐的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意象分析

  • 虎丘: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是诗人思考的场所。
  • 灯光:代表着生命的热烈与追求。
  • 花香与孤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记忆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披图览记兴犹狂”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A) 沮丧
    B) 兴奋
    C) 平静

  2. “生公台畔葬真娘”中的“真娘”指代什么? A) 逝者
    B) 游人
    C) 自然

  3. 诗人在最后一句反思了什么? A) 人生的意义
    B) 自然的美
    C) 游览的乐趣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题临安邸》——林升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阅虎丘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深入思考,但前者更多地展现了豪放的情感,后者则透出静谧与哲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关于张乔的生平和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诗词分析与解读。
  • 《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对诗中哲学思想的探讨。

相关查询

题赵少隐青白堂三首 和大光道中绝句 过君山不获登览 观雪 坐涧边石上 登阁 王孙岭 法驾导引 其三 晓登燕公楼 甘棠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撇旁的字 席盖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舟字旁的字 骨肉团圞 鬼字旁的字 居高声自远 长字旁的字 丰肌弱骨 拜识 金钱癣 柔开头的成语 热力学第二定律 胸有邱壑 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月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