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4:38
雨中花(重阳)
玉局祠前,铜壶阁畔,锦城药市争奇。正紫萸缀席,黄菊浮卮。巷陌联镳并辔,楼台吹竹弹丝。登高望远,一年好景,九日佳期。自怜行客,犹对佳宾,留连岂是贪痴。谁会得心驰北阙,兴寄东篱。惜别未催鹢首,追欢且醉蛾眉。明年此会,他乡今日,总是相思。
在玉局祠前和铜壶阁旁,锦城的药市争奇斗艳。正值重阳佳节,紫萸点缀席面,黄菊漂浮在酒杯中。街巷间骑马并行,楼台上吹奏着竹音和丝弦。登高远望,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九月九日的盛会。自己身为行客,面对佳宾,留连忘返又岂是贪恋之情。谁能了解我对北阙的思念,寄情于东篱的兴致。惜别之时未催小燕归,尽情追欢让人醉在蛾眉之间。明年重阳这样的聚会,他乡的今日,都是满心的相思。
作者介绍: 京镗,宋代诗人,生平及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京镗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寓意长寿和团圆。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及对友人的思念。
《雨中花(重阳)》是一首富有浓厚节日氛围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美丽场景和人们的欢愉。开篇以“玉局祠前,铜壶阁畔”引出节日的背景,诗人将自己置身于繁华的锦城,表现出对节日热闹的向往。接着,通过“正紫萸缀席,黄菊浮卮”的描写,展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紫萸和黄菊不仅代表着节日的美好,也象征着长寿与健康。
在描绘节日欢乐的同时,诗人又流露出对离别的感伤。“自怜行客,犹对佳宾”,虽然身处节日的欢愉中,诗人却因身为“行客”而感到孤独,这种对比使得诗意更加深沉。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惜别未催鹢首,追欢且醉蛾眉”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尽管难以割舍,但仍要珍惜眼前的欢聚时光。
整首诗在描绘美好景象的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聚会的期待,表达了人生中的欢聚与离别,构成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人生的欢聚与离别,充满了对亲友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雨中花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紫萸”代表什么节日的象征?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自怜行客”中的“行客”指的是什么?
A. 归乡的人
B. 旅行的人
C. 诗人自己
D. 景点的游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