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5:24
鱼上冰
作者: 王公亮 〔唐代〕
春生寒气减,稍动久潜鱼。
乍喜东风至,来看曲岸初。
出冰朱鬣见,望日锦鳞舒。
渐觉流澌近,还欣掉尾馀。
噞喁情自乐,沿溯意宁疏。
倘得随鲲化,终能上太虚。
春天来了,寒气逐渐减弱,潜藏已久的鱼开始稍微活动。
突然感到喜悦,东风吹来,想要看看曲折的岸边初露的景象。
从冰层下探出头来,看到那红色的鱼鳍,向阳光展现出锦绣的鱼鳞。
渐渐地,感觉流水越来越近,仍然欢快地摇动尾巴。
轻声喃喃,心中自得其乐,沿着水流逆流而上,心意也不再疏离。
如果能随鲲鹏化身,最终一定能飞上广阔的天空。
作者介绍:王公亮,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风格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以及鱼类在冰面解冻后欢快游动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鱼上冰》这首诗以春天的来临为背景,描绘了鱼在冰层融化后重返水中的生动场景。诗中充满了对生命和自由的赞美,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丽。开篇“春生寒气减”,点明了春天的气息逐渐洒落大地,寒冷的气候开始退去,给人带来了一种温暖的期待。
“乍喜东风至,来看曲岸初”,诗人在这里感受到春风的吹拂,心中油然而生的喜悦仿佛也能感染到那潜藏于冰下的鱼儿。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出冰朱鬣见,望日锦鳞舒”生动地描绘了鱼儿在阳光下的绚丽,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重生。
在“渐觉流澌近,还欣掉尾馀”中,诗人通过鱼的欢快游动,传递出一种自由与快乐的情感。最后一句“倘得随鲲化,终能上太虚”更是将个人的追求与自然的壮阔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渴望突破束缚、飞向更高理想的愿望。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鱼的自由游动,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季节变化
B. 生命与自由
C. 爱情与思念
“乍喜东风至”中的“乍”是什么意思?
A. 偶然
B. 突然
C. 经常
诗中提到的“鲲”主要象征什么?
A. 幸福
B. 高飞的理想
C. 变化与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