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4:01
四愁诗
作者:张衡 〔两汉〕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
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
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
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
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
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
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
何为怀忧心烦惋。
我心中所思念的人在太山。
想去拜访她,但要越过艰难的梁父山,
我侧身向东望去,泪水沾湿了我的笔。
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该用什么来回报她的美好?
路途遥远,无法闲适地依靠在路边,
我为何要心怀忧愁,心烦意乱?
我心中所思念的人在桂林。
想去拜访她,但湘水深不可测,
我侧身向南望去,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襟。
美人送给我琴琅玕,我该用什么来回报她的双玉盘?
路途遥远,无法倚靠在惆怅中,
我为何要心怀忧愁,心烦伤感?
我心中所思念的人在汉阳。
想去拜访她,但陇阪漫长无尽,
我侧身向西望去,泪水沾湿了我的裳。
美人送给我貂襜褕,我该用什么来回报她的明月珠?
路途遥远,无法踟蹰地倚靠,
我为何要心怀忧愁,心烦纠缠?
我心中所思念的人在雁门。
想去拜访她,但雪花纷飞,
我侧身向北望去,泪水沾湿了我的手巾。
美人送给我锦绣段,我该用什么来回报她的青玉案?
路途遥远,无法叹息地依靠,
我为何要心怀忧愁,心烦惋惜?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东汉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诗歌和辞章闻名于世,尤其在辞赋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
《四愁诗》创作于汉代,正值张衡面临个人情感挫折与人生困惑之时。诗中所描绘的种种思念与愁苦,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四愁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四个自然景象与心中所思念的美人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愁苦。诗中采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太山”、“桂林”、“汉阳”和“雁门”,这些地名不仅具备地理特征,也蕴含了情感的寄托。每一节开头都以“我所思兮”引入,显示出一种执念和思念的情感。每段的结尾都强调路途的遥远与内心的困扰,显示出爱情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人赠予的种种珍贵礼物,如“金错刀”、“琴琅玕”、“貂襜褕”和“锦绣段”,还表现了作者对美人恩惠的回报之愧,体现了古代文人重情重义的品格。整首诗情绪贯穿,层层递进,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展开,表达了古代文人对真挚感情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力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情”和“愁”交织的复杂情感。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四愁诗》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衡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四处”是指哪几处?
A) 太山、桂林、汉阳、雁门
B) 泰山、长安、洛阳、雁门
C) 昆仑、华山、泰山、雁门
D) 桂林、长沙、南京、雁门
诗中提到的“金错刀”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的珍贵
C) 战争
D) 财富